社会学概论-人的社会化

社会学概论-人的社会化

ID:37918245

大小:433.31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6-02

社会学概论-人的社会化_第1页
社会学概论-人的社会化_第2页
社会学概论-人的社会化_第3页
社会学概论-人的社会化_第4页
社会学概论-人的社会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人的社会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1第五章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第一节:社会关系第二节:社会网络第三节:社会资本2第一节社会关系一、社会关系的涵义二、社会关系的类型3第一节一社会关系的涵义马克思:“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涵义:与人类社会一同产生,伴以人们的社会生活、社会行为发生的、并存在于人们生活各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关系的总和。4第一节一社会关系的涵义意义:社会结构的基本元素——不同行动者之间的相当稳定的社会

2、关系模式就是一种社会结构。社会角色关系——反映处于相同或类似的社会相对位置上的人们之间共有的行为模式,提供了一套行动的准则构成社会“网”——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角色丛”,有多种社会关系,形成社会关系网络。5第一节二社会关系的类型1、依社会关系中联系人们纽带的性质2、依社会关系产生的终极原因3、依社会关系发生的社会领域4、依社会关系中的交往原则5、依社会关系中发生互动的性质6第一节二1依社会关系中联系人们纽带的性质血缘——人类生育、繁衍而自然形成的关系地缘——以人们活动在空间地域的联系,形成的区位关系自然——以人们生物基础、自然能力为基础形成的自然分工合作关系业缘——以共同劳动中的社会分工为基础,

3、形成的行业分工合作关系情缘——以某种感情为基础,形成的关系趣缘——以某种兴趣、爱好为基础,形成的关系7第一节二1依社会关系中联系人们纽带的性质志缘——以某种志向、目标、宗旨为基础,形成的关系生产——在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过程中,形成的关系8第一节二2依社会关系产生的终极原因先赋关系——个人先天就有的,伴随个人生命体产生出现的,个人自身无法选择的关系派生关系——个人后天产生的,伴随个人社会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个人自身具有选择性的关系9第一节二3依社会关系发生的社会领域经济关系——由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而发生的关系政治关系——宗教关系——家庭关系——社交关系——……10第一节二

4、4依社会关系中的交往原则正式关系——发生关系有比较具体、明确、严格的规范,甚至具有一定的模式的关系。是一种规范化甚至制度化的关系。非正式关系——发生关系没有比较具体、明确、严格的规范,具有较多的个人感情色彩、是一种比较灵活的关系。11第一节二5依社会关系中发生互动的性质初级社会关系——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简单的、初步的、直接的、最密切、最了解、最有影响的关系。次级社会关系——在原始的社会关系基础上派生的,复杂的、直接或直接接触的,亲疏不等、密切程度不等、影响不等的关系。12第二节社会网络一、社会网络的概念、研究对象及研究取向二、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功能三、主要的社会网络关系模式四、社会网络的

5、研究方法13第二节一社会网络的概念、研究对象及研究取向1、社会网络的涵义2、社会网络的研究对象3、网络结构观4、社会网络研究的取向14第二节一1社会网络的涵义由个体之间特定的社会联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状态和关系模式个体——个人、群体、国家……关系——人际、行业、血缘……三个要素:行动者,关系,结构15第二节一1社会网络的涵义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比较相似:成员之间的互动;成员的认同感;彼此共同目标、期望。区别主体宽泛,不仅是个人;难有清晰的范围和界限;成员之间的关系欠密切;规范约束性弱;无机构设置;一致性行动的能力弱;更多发挥工具性功能。16第二节一2社会网络的研究对象社会网络研究的性质:一种关

6、于社会结构的观点;一套社会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社会网络研究的起源:英国人类学对社区的研究社会网络研究的发展:分析社会关系的计量方法;对小群体的实验;对信息传播、发明推广的影响;与社会资源;网络结构对个人、社会的影响,……渗透到诸多领域:阶层、流动、社会工作、组织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等的研究社会网络研究的对象:社会网络的形成和结构,及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及模式17第二节一3网络结构观观点: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纽带关系看成一种客观的社会结构;任何关系都会对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网络结构观与地位结构观的区别:a.从关系认识个体的社会位置;按照个体属性特征规定个体的社会位置。b.个体社会关系分成不同网络;

7、按个体属性进行分类。c.分析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的“嵌入性”;注重身份和归属感。d.关注人们对社会资源的摄取能力;强调人们是否占有和占有多少某种社会资源。e.指出了人们在其社会网络中的位置、网络资源的多寡、优劣的重要意义;归结为人们的社会地位、教育地位、职业地位等。18第二节一4社会网络研究的取向A整体社会网的取向:研究有一定自然边界的人群,分析所有成员及其关系的构型;探讨个人在网络中的结构位置、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