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七版1.2_数列的极限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七版1.2_数列的极限

ID:43226056

大小:1.61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10-04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七版1.2_数列的极限_第1页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七版1.2_数列的极限_第2页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七版1.2_数列的极限_第3页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七版1.2_数列的极限_第4页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七版1.2_数列的极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七版1.2_数列的极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一、数列极限的定义第二节数列的极限二、收敛数列的性质如果按照某一法则,对每个,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实数,这些实数按照下标n从小到大排列得到的一个序列就叫做数列,简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数列的项,第n项叫做数列的一般项或通项。1、数列定义一、数列极限的定义例如注意:(1).数列对应着数轴上一个点列.可看作一动点在数轴上依次取(2).数列是整标函数(1)有界性数列{xn}有上界,即存在M,使xn≤M(n=1,2,…).数列{xn}有下界,即存在m,使xn≥m(n=1,2,…).2.数列的性质

2、有界有界有界无界有界判断下列数列单调增加单调减少单调数列(2)单调性单调增加单调减少判断下列数列的单调性单调增加无单调性无单调性观察下列数列当n无限增大时,LL,,21®LL,0®从上面可以看出:当¥®n时,无限地接近于1,数列(2)从原点的两侧无限地接近于0,一般项的变化趋势:数列(1)从的右侧3.数列极限的定义当n无限增大时,如果数列{xn}的一般项xn无限接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a,则常数a称为数列{xn}的极限,或称数列{xn}收敛于a,记为axnn=¥®lim,或如果数列没有极限,就说数列是

3、发散的.例如,趋势不定收敛发散问题:“无限接近”意味着什么?如何用数学语言刻划它.通过观察:当n无限增大时,无限接近于1.引例观察数列时的变化趋势.,1001给定,10011n,10011<-nx有数列极限的精确定义axnn=¥®lim,当n无限增大时,xn无限接近于a.当n无限增大时,

4、xn-a

5、无限接近于0.当n无限增大时,

6、xn-a

7、可以任意小,要多小就能有多小.当n增大到一定程度以后,

8、xn-a

9、能小于事先给定的任意小的正数.或只要n无限增大,xn就会与1无限靠

10、近。引入符号N和来刻化无限增大和无限接近。注:就会暂时确定下来,一旦给定,以此来确定相应的N.记作此时也称数列收敛,否则称数列发散.或则称该数列的极限为a,定义:设为一数列,如果存在常数a,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不论它多小)总存在正整数N,使得当n>N时,不等式都成立,——数列极限的精确定义都落在a点的ε邻域因而在这个邻域之外至多能有数列中的有限个点注意:数列极限的定义未给出求极限的方法.数列极限的几何意义使得N项以后的所有项注:越小,表示与a接近得越好.OK!N找到了!!n>N目的:NO,有些点

11、在条形域外面!●●●●●●●●●数列极限的演示N数列极限的演示e越来越小,N越来越大!例1.已知证明数列的极限为1.证:欲使即只要因此,取则当时,就有故N与有关,但不唯一.不一定取最小的N.注:例2.已知证明证:欲使只要即取则当时,就有故故也可取也可由N与有关,但不唯一.不一定取最小的N.说明:取机动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例3.设证明等比数列证:欲使只要即亦即因此,取,则当n>N时,就有故的极限为0.机动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练习1用定义证明证明对于任意给定的要使只要取自然数则当时,有,所以注:就

12、会暂时确定下来,一旦给定,以此来确定相应的N.二、收敛数列的性质证:用反证法.及且取因故存在N1,从而同理,因故存在N2,使当n>N2时,有1.收敛数列的极限唯一.使当n>N1时,假设从而矛盾.因此收敛数列的极限必唯一.则当n>N时,故假设不真!满足的不等式机动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2.收敛数列一定有界.证:设取则当时,从而有取则有由此证明收敛数列必有界.有机动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收敛的数列必有界.有界的数列不一定收敛.无界的数列必发散.发散的数列不一定无界.3.收敛数列的保号性.若且时,有证:对a

13、>0,取推论:若数列从某项起(用反证法证明)机动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内容小结1.数列极限的“–N”定义及应用2.收敛数列的性质: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任一子数列收敛于同一极限机动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刘徽(约225–295年)我国古代魏末晋初的杰出数学家.他撰写的《重差》对《九章算术》中的方法和公式作了全面的评注,指出并纠正了其中的错误,在数学方法和数学理论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割圆术”求圆周率“割之弥细,所失弥小,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它包含了“用已知逼近未知,用近

14、似逼近精确”的重要极限思想.的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