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的队列研究

流行病学的队列研究

ID:43220363

大小:1.07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10-04

流行病学的队列研究_第1页
流行病学的队列研究_第2页
流行病学的队列研究_第3页
流行病学的队列研究_第4页
流行病学的队列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的队列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队列研究Cohortstudy一、基本概念队列(Cohort)指具有共同经历的一群人。队列研究就是把具有共同经历的一群人作为一个观察单元,然后对他们进行随访。7/22/20212病因研究步骤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病因推断验证病因假设提出病因线索形成病因假设推断暴露和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队列研究流行病学实验病例对照研究第一节概述7/22/20213在队列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时访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间研究疾病的发病或死亡率。如果暴露组的率显著高于非暴露组,则可认为该暴露因素与研究疾病有联系。7/22/20214目标人群未患某研究疾病代表性

2、样本YesNoYesNo暴露组非暴露组时间顺序是否暴露某个危险因子结局(疾病)队列研究的结构模式图第一节概述7/22/20215DeathsLosstofollow-up固定队列时间7/22/20216In-MigrationsMigrationsOut-动态人群时间7/22/20217人群排除已患研究疾病的人排除不能患研究疾病的个体有可能但尚未患研究疾病的个体暴露人群非暴露人群发生研究疾病未发生研究疾病发生研究疾病未发生研究疾病7/22/202181.按因素分组2.按因素分组时,观察对象都是健康的,要经过一定时间后才会出病例3.是从因到果,时间上是向

3、将来的特点:7/22/20219病例非病例合计暴露组aba+b非暴露组cdc+d合计a+cb+da+b+c+d队列研究资料归纳表7/22/202110现在将来过去因素暴露非暴露结局因素暴露非暴露结局7/22/202111(一)选择研究人群基本要求1人口相对稳定2有较好的医疗服务设施3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不宜过低三、研究对象的选择7/22/2021121.一个地的全部人群或其抽样样本,优点代表性好。2.发病率较高或特殊暴露的人群3.便于随访的人群(二)研究人群的具体要求7/22/2021131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均来自于同一人群,这时非暴露组即对照组称为内对照

4、2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来自于不同人群可设立(1)特设对照--又称为外对照(2)总人口对照(三)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设置7/22/2021141一般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2预期的RR值3第一类错误的水平(错误)4把握度(1-)在样本估计时应考虑失访的问题,一般按计算出的样本量再加上10%作为实际样本量。四、样本含量的估计7/22/2021157/22/2021167/22/2021177/22/202118(一)研究内容1.筛检研究对象与收集基线资料2.确定研究结局或观察终点五、研究内容与资料收集方法7/22/2021193随访内容与随访时间(1)研究结

5、局(2)暴露因素(3)混杂因素的影响随访期长短取决该病的潜隐期和需要多少病例来排除机会的作用7/22/202120(一)失访偏倚(二)信息偏倚(三)混杂偏倚六、偏倚及其控制7/22/202121(一)率的计算1累积发病率=n/N2发病密度=n/PT四 资料整理与结果分析7/22/202122一、资料的基本整理模式病例非病例合计暴露组aba+b=n1非暴露组cdc+d=n0合计a+c=m1b+d=m0a+b+c+d=t暴露组发病率=a/n1非暴露组发病率=c/n07/22/202123二、人时的计算精确法近似法寿命表法7/22/2021247/22/20

6、2125近似人年计算法观察人数观察人年1996.8.101997.8.101998.8.101999.8.102000.2.1035~983698479857984398403446445~12593125681257812566125624400855~647625763676437623762126714合计3005430051300783003230023105186(9836+9847)÷2+(9847+9857)÷2+(9857+9843)÷2+(9843+9840)÷2×6/12=344647/22/202126第一年的暴露人年数为=290

7、3+(123-8-64)/2=2928.5人年=2903+123-8-64=2954L2=2954+(115-6-76)/2=2970.5人年7/22/202127O:为研究人群中观察死亡数E:为预期死亡数。标准人口年龄别死亡率*目标人群同年龄人口数无效假设值为17/22/202128SPMR与SMR不同之处:分母中预期死亡人数计算,是用标准人口中该病占全死因死亡人数的比例作为标准全人口中某病因死亡数全部死亡数×某单位实际全部死亡数7/22/2021291.相对危险度RR=暴露组发病率/非暴露组发病率(二)联系强度估计2.归因危险性AR=暴露组发病率一

8、非暴露组发病率7/22/202130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病因分值EF)意义暴露人群中的发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