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传播学历史

第二章 传播学历史

ID:43219843

大小:1.31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10-04

第二章 传播学历史_第1页
第二章 传播学历史_第2页
第二章 传播学历史_第3页
第二章 传播学历史_第4页
第二章 传播学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传播学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传播学概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周葆华第二讲传播学的发展历史基本观点“传播学”诞生或者说“传播研究领域的形成”公认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这一过程与大众媒介在上世纪的兴起关系紧密它最早在美国形成也包括如下原因:媒介的发达商业发达民主政治制度实用主义传统欧洲思想、学者的影响古代传统与欧洲起源美国早期传播思想传播研究领域的形成美国传播学者罗杰斯的归纳传播学从起源到创立的三阶段第一阶段:古代传统与欧洲起源(20世纪之前)第二阶段:美国早期芝加哥学派的传播思想(20世纪初)第三阶段:大众传播研究领域的形成(20世纪40年代)李普曼信息论、控制论四大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卢因集大

2、成者:施拉姆一、古代传统与欧洲起源(20世纪前)古代:以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为代表成功的演讲取决于三因素:演讲者品格、演讲内容的逻辑、对受众的感情诉求美国传播学会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以speechcommunication为主欧洲:19世纪对传播的思考马克思:信息传播是人类精神交往达尔文:非言语传播塔尔德和齐美尔更直接的影响欧洲思想起源塔尔德是法国社会学家,对传播学影响较大的思想有二:一是对群集(crowd)、公众(public)和民意的思考二是有关“模仿律”的分析(模仿是人的基本行为,创新越接近既存观点越容易扩散)齐美尔是德国社会学

3、家,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关于“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思考直接影响了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传播思想传播网络思想(个人在信息传播网中的位置)二、美国早期传播思想:芝加哥学派(20世纪初年)1、时代背景2、代表人物3、主要思想4、实际研究芝加哥学派的时代背景转型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传统“共同体”(community)到现代“社会”(society)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城市化与社会矛盾(隔绝、贫困、犯罪……)外国移民与文化冲突(融入与适应)新科技带来社会变迁如何构建和谐社会?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学派是1910-1930之间美国社会学的主要学派杜威(JohnDewey)库利(Cha

4、rlesH.Cooley)米德(GeorgeH.Mead)帕克(RobertE.Park)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传播思想社会即传播:传播是人类存在的基础,社会存在于传播、交流之中“社会不仅通过传递、通过沟通继续生存,而且可以说是,社会在传递中、沟通中生存”(杜威)自我即传播:传播是形成“自我”的基础,传播连接个人与社会米德的“象征互动论”:个人自我概念在于他人的互动中形成库利的“镜中我”:他人态度和评价成为建构自我的一面镜子人的“自我”概念或“镜中我”影响个人行动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传播思想传播创造“大共同体”:传播是“药方”“在共同(common)、共同体(community)和沟通(com

5、munication)这几个词之间,不仅字面上有联系。人们因为有共同的东西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内,而沟通乃是他们达到占有共同的东西的方法”(杜威)大众传媒是人际传播的外在延伸:现代社会的希望“除非农村共同体的某些精华部分(注:即“街谈巷议”)能够保存,除非报纸那样的现代传媒可以在大城市中将人们再次彼此连结,否则民主就难以存活”(杜威)大众媒介的优势:传播范围广、传播时间长、社会影响大芝加哥学派的传播研究帕克的移民与报刊研究现代社会、特别是城市中,特别对外来移民而言,“首属群体”主导地位的丧失,同时又有强烈的信息需求(“焦虑”)现代传媒是传统人际传播功能的延伸,其影响巨大,但在某些场合中

6、也可能不如人际传播的力量,需结合考量帕克主要分析报刊在移民“美国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发现:移民初到美国,由于信息需求的提升,从不看报到看报,又由于语言、接近性和文化的关系,主要阅读移民报刊移民报刊起到三层作用——帮助移民了解新环境、整合与维系移民关系、帮助融入美国,即移民报刊起到缓冲作用,一方面保持本民族文化与原有联系,一方面帮助适应美国文化,降低文化上的心理震撼,最终促进移民融入美国思考与作业上海的“移民与传播”研究目前上海也可谓是“移民城市”,2000多万人口中有500万左右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常住人口”,还不包括已经取得上海户籍的来自外地的“新上海人”那么,在他们进入上海求学、

7、工作、投资的过程中,传播(包括人际、群体、组织、大众)对他们融入上海的影响如何?具体例如:移民刚到上海,存在心理震撼吗?如何应对信息焦虑和“首属群体”的缺失?如何寻找和接触信息?这些传播渠道如何帮助他们既保持原有联系、又帮助适应上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人际、大众等各个层面的传播是否发生了变化(例如加强使用本地媒介)?是否进一步融入上海?目前对上海的归属感如何?思考与作业要求每3-4名同学组成小组,开展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是调研,包括访谈和问卷11月2日: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