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化学 05

水环境化学 05

ID:43217380

大小:643.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0-03

水环境化学 05_第1页
水环境化学 05_第2页
水环境化学 05_第3页
水环境化学 05_第4页
水环境化学 05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环境化学 0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7)亚硝胺和其他化合物:优先污染物中2-甲基亚硝胺和2-正丙基亚硝胺可能是水中长效剂,二苯基亚硝胺、3,3-二氯联苯胺、1,2-二苯基肼、联苯胺、丙烯腈等五种化合物主要残留在沉积物中,有的也在生物体中累积。丙烯腈生物积累可能性不大,但可长久存在于沉积物和水中。(8)其他有机化合物如酚类、腈类化合物均具毒性。酚类化合物是有机化工的基本原料,用途广泛,但毒性较大,其中苯酚是高毒物质,能溶于水,能使细胞蛋白质发生变性和沉淀。丙稀腈是合成纤维的原料,具有较强的毒性,被列为致癌物。第一节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形态世界不同地区的采取的措施美国1975年,129种优

2、先控制污染物日本1986年,189种优先控制污染物前苏联1975年,496种污染物的极限容许浓度联邦德国1980年120种污染物黑名单欧洲经济共同体也列出了污染物的黑名单我国1991年68种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类别名称1,挥发性卤代烃类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2,2-四氯、二氯乙烯、四氯乙烯、2,苯系物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3,氯代苯类氯苯、邻二氯苯、对三氯苯、六氯苯4,多氯联苯5,酚类化合物苯酚、间甲酚、2,4-氯酚、2,4,6—氯酚、五氯酚、对硝基酚6,硝基苯类硝

3、基苯、对硝基甲苯、2,4一二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对硝基氯苯、2,4—硝基氯苯7,苯胺类苯胺、二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2,6—二氯硝基苯胺8,多环芳烃萘、荧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苯并(g,h,i)芘9,酞酸酯类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敌敌畏、乐果、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除草醚、敌百虫11,丙烯晴12,硝胺类N-亚硝基二甲胺、N一亚硝基二正丙胺13,氰化物14,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镉及化合物、汞及其化

4、合物、镍及化合物、铊及其化合物、铜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铍及其化合物水体中污染物的生物积累1、概念指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有机体中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放大和生物富集是生物积累的一种情况。生物对污染物的浓缩作用1、生物浓缩因子(BCF)有机毒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与水中该有机物浓度之比。表面上看这也是一种分配的机制,然而生物浓缩有机物的过程是复杂的。在测量的技术上也由于化合物的浓度因其他过程,如水解、微生物降解、挥发等随时间而显著变化,这些因素将影响有机物与生物相互之间达到平衡,有机物向生物体内部缓慢的

5、扩散以及体内代谢有机物都可以延缓平衡的到达。然而在某些条件下所得平衡时的数据也是很有用的资料,可以看出不同有机物向各种生物体内浓缩的相对趋势。一般采用平衡法和动力学方法来测量BCF。水体中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作用生物放大1、概念指在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2、生物放大并不是在所有条件下都能发生。据文献报道,有些物质只能沿食物链传递,不能沿食物链放大;有些物质既不能沿食物链传递也不能沿食物链放大。PPM百万6PPb十亿9纳米原称毫微米PPt万亿122.污染物的致突变作用:致突

6、变作用:指生物细胞内DNA改变,引起的遗传特性突变的作用。致突变作用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类。基因突变:指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它包含碱基对的转换(转换是同型碱基之间的置换,即嘌呤碱被另一嘌呤碱取代,嘧啶碱另一嘧啶碱取代)、颠换(颠换是异型碱基之间的置换,即嘌呤碱基嘧啶碱基取代或反之亦是。颠换和转换统称碱型转换,所致突变称为碱型置换突变)、插入和缺失(插入和缺失分别是DNA碱基对顺序中增加和减少一对碱基或几对碱基,使遗传读码格式发生改变,自该突变点之后的一系列遗传密码都发生错误。这两种突变统称为移码突变。)四种类型。一个常用的鉴

7、定突变的试验是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肝微粒体酶试验(艾姆斯试验)。染色体畸变:涉及整个染色体,呈现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改变。属于细胞水平的变化。碱型置换突变转换颠换移码突变插入缺失致癌作用机理物理致癌、化学致癌、生物致癌确证致癌物、可疑致癌物、潜在致癌物到1978年为止,确定为动物致癌的化学物质达到3000种,以后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新致癌物被发现。第一,是引发阶段。直接致癌物或间接致癌物的终致癌物引起DNA基因突变。第二,是促长阶段。主要是突变细胞改变了遗传信息的表达,增殖成为肿瘤,其中恶性肿瘤还会向机体其它部位扩散。致畸作用人或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

8、形成的形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