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六荣《动物病毒学》第二章病毒体的性质

方六荣《动物病毒学》第二章病毒体的性质

ID:43204034

大小:3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8

方六荣《动物病毒学》第二章病毒体的性质_第1页
方六荣《动物病毒学》第二章病毒体的性质_第2页
方六荣《动物病毒学》第二章病毒体的性质_第3页
资源描述:

《方六荣《动物病毒学》第二章病毒体的性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病毒体的性质病毒蛋白质的功能构成病毒衣壳和囊膜的重要成分保护病毒核酸参与病毒的吸附与侵入过程,决定病毒对宿主和组织的嗜性构成病毒的表面抗原,能刺激机体对相应病毒产生免疫应答反应构成病毒的血凝素,使病毒具备血凝特性构成病毒的酶类,如逆转录病毒的逆转录酶,-RNA病毒和呼肠孤病毒的RNA聚合酶,正粘病毒和副粘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等。参与病毒复制过程的酶的来源1、宿主细胞的酶或经病毒诱导修饰了的宿主细胞酶2、病毒的一些非结构蛋白(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依赖于RNA的RNA多聚酶)3、存在于病毒体中的酶:•参与病毒的侵入、释放过程:溶菌酶、神经氨酸酶•参与病毒的大分子合成的酶

2、:逆转录酶、依赖D7A的R7A多聚酶、修饰酶病毒的脂类的特性来白于宿主细胞,具有宿主细胞的特性主要存在于包膜中,是构成病毒包膜脂质双层不可缺少的部分与病毒的吸附、侵入和释放过程有关病毒的碳水化合物的特性(戊糖以外的糖类)来自宿主细胞主要存在于包膜中:糖蛋白、糖脂噬菌体DNA的卩密I症上附着有葡萄糖残基正粘病毒和副粘病毒的刺突也是由糖蛋白所构成糖蛋白能刺激机体产生Ab理化因子对病毒的作用保护作用:有益于病毒的生存诱变作用:造成病毒某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灭活作用:使病毒活性丧失物理因子作用机制:使病毒蛋白质,特别是病毒的表面蛋白质变性。核酸对热的抵抗力较强。影响因素:蛋白

3、质、钙、镁一一降低病毒对热的敏感性蛋白酶、核酸酶一一增强病毒对热的敏感性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中的X射线和丫射线作用于其它物质后产生次级电子,次级电子再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作用于病毒核酸(DNA或RNA)而使病毒失活。紫外线机制:使喀喘碱基之间形成二聚体DNA:TT、CT、CCRNA:UU核酸链断裂分子内或分子间交联核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交联核酸不能复制和转录,从而导致病毒的灭活,但病毒蛋白质的免疫原性仍保持。反转录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很难被紫外线杀灭超声波(>20kHz的声波)•主要以强烈振荡作用对病毒、其它微生物以及细胞呈现杀灭或破坏作用。•病毒学中的应用:破碎细胞,释放病毒

4、粒子P1IFMDV:在pH6.0-6.5和pII8.0-9.0均迅速灭活鼻病毒:pH5.3迅速灭活呼肠孤病毒:pH5.3稳定肠道病毒:pH2.2在24h内保持感染性披膜病毒:PH8.0以上稳定甲醛和戊二醛机制:1、与腺瞟吟、鸟卩票吟、胞喘噪的胺基结合2、与蛋白质的胺基结合3、对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都有破坏作用,但首先是作用于病毒的核酸应用:用于灭活病毒生产疫苗浓度:0.05-0.2%(福尔马林)戊二醛对病毒的作用与甲醛相似,但灭活作用更强,常用于实验室污染器材消毒。烷化剂机制:烷化剂上的活性烷基使蛋白质分子上游离的-C00H、-NH2、-SH、-0H和核酸分子中的N发

5、生烷基化作用,使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结构改变,功能丧失,从而被灭活。种类:坏氧乙烷、坏氧丙烷、澳化甲烷、B—丙内酯、乙酰乙烯亚胺等病毒学中的应用:气体消毒剂、灭活病毒、制备疫苗蛋白质变性剂石炭酸阴离子去污剂:SDS、去氧胆酸钠非离子去污剂:吐温-20、吐温-80、NP-40尿素、M石炭酸:剥离病毒粒子的蛋白质衣壳SDS:剥离病毒粒子的蛋白质衣壳;使蛋白质降解为多肽;溶解病毒囊膜吐温和去氧胆酸钠:破坏病毒的囊膜,但可保存病毒粒子原来的蛋白结构和抗原性。NP-40:裂解病毒蛋白质腋素、M:破坏氢键和氨基酸残基的非极性侧链之I'可的疏水键,使蛋白质变性保护剂能够减轻病毒保存

6、过程屮其他理化学因子对病毒的损伤,从而保持病毒的感染性、抗原性等生物活性的物质。甘油:在50%的廿油盐水,病毒可存活达几十天、几个月至几年(牛瘟病毒例外)。二甲基亚K(DMSO):减少冷冻过程中微小冰品的形成病毒冻干用保护剂明胶、血清、腺、白蛋白、谷氨酸、脱脂奶、乳糖、葡萄糖、蔗糖、山梨醇等不同保护剂的作用机制不同:低分子物质(5%-10%的糠类、5%谷氨酸钠):使干燥样品中的最终水分含量不致过低,可防止蛋白质的变性。高分子物质(血清、明胶、白蛋白):促进病毒制品在冻干过程中的升华干燥,当冻干的病毒加水复原吋,可提高溶解性。病毒的短期保存直接置-30°C冰箱中保存悬

7、浮于50%甘油盐水屮,再置-3CTC冰箱屮保存思考题1、根据宿主范围的不同,将病毒分为哪几类?2、病壽的壳体结构有哪几种类型?3、病毒囊膜的特点。4、长期保存病毒主要采用哪几种方法?5、结构蛋口和非结构蛋白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其功能如何?6、病毒核酸的一些基本特征?7、各种理化因子对病毒的作用。8、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在病毒学研究中该如何利用理化因子对病莓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