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毒学课程论文

动物病毒学课程论文

ID:22820156

大小:489.5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1

动物病毒学课程论文_第1页
动物病毒学课程论文_第2页
动物病毒学课程论文_第3页
动物病毒学课程论文_第4页
动物病毒学课程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物病毒学课程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镜技术在动物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王小小(甘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预防啓医系兰州)摘要:对于常见动物病毒的检测,常使用的方法是血清学检测、生物学接种及病原分离等。但对于一些新生疫病的检测,尤其用血清学检测时,由于手中不一定具备与该疫病相对应的抗体,往往不能马上进行检测。为了及时控制和扑灭新生疫病,必须尽快地确定病原。电子显微技术问世及其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难题。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应用电镜技术检测动物病毒过程中的取样部位及时间、制样方法、电镜下病毒的识别方法及常见病毒的形态特征和鉴别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为同行们使用电镜技术检测动物病毒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关键词:电镜

2、技术,动物病毒,取样,制样,检测-LX,—I—刖目已冇学者应用电镜技术对形态特征性强的动物病毒(如正粘和副粘病毒、正痘和副痘病毒、疱疹病毒、轮状病毒、弹状病毒、冠状病毒及腺病毒等)感染的动物病毒病进行了诊断[1]。尤其对于混合感染的和新发现的病毒病的检测,电镜技术优丁•优丁•其他任何一种方法[2]。hi然常规的血清学特异性诊断是比较快速和准确的,但一次只能检出一种病原,且对于新生疫病,当手头上不具备相应的血清吋,更是束手无策

3、3]。若使用电镜进行检测,凡在病料中冇什么样的病原就能检出什么病原。冈此,对病料的取样部位及吋间、制样方法、电镜下病毒的识别方法的探索,对于使用电镜技术检

4、测动物病毒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指导意义。1.病料的取样部位及时间1231要想获得高检山率,病料的取样部位及时问是关键。取材应根据各种病毒在动物体内分布的位置特点来确定,采集相应的组织或在特定部位取材,且耍力求准确。例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采取感染鸡的法氏囊粘膜展,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最好取感染仔猪的小肠粘膜层等。如取材的组织或部位不当,则很难观察到病毒。另外所采集的样品尽量以最快的方式送往实验室。取材吋间应根据观察目的而定,一般在感染中期容易发现病毒,但也有的病毒(蓝林病病毒)在感染的初期也能较容易地找到病毒。1.样品的制备方法l3A5)为了提高检出率,井能够在电镜T快速地

5、定位目标病毒,进而准确地诊断出病毒病。需在镜检前对所采集的样品进行一定的处理。0前所用的样品处理方法以哈尔滨的李成报道的系列方法最为常见。该系列方法包括离子交换捕捉法、改进微波幅射制样法、高速离心法和免疫胶体金标记法。其中离子交换捕捉法是浓缩病毒的方法,具有防腐保鲜作用,其浓缩样品的程度相当于超速离心法,简便易行,适用于远跑离运送样品(如动物粪便及实质脏器病料)的检测;微波幅射改进法,不但加快了包坪制样速度,而且也提高了包埋质量;高速离心沉淀法快速简便,提高了检出率,适用于检查接毒的鸡胚尿囊液及细胞培养物或冻干疫苗毒;免疫金标法不但提高了检出率,而且对于非典型及形态特征性不强的

6、病毒粒子也能作出准确的诊断。2.电镜下的病毒识别[3,67]电镜下病毒的识别,也是病毒检测的关键步骤。此过程要求检测者具备扎实的电镜操作技能和丰富的病毒形态学知识及观察经验。观察时一般可从以下几方而分析:(1)病毒形态结构的同一性和可复性。也就是说在观察某个病毒时,若在视野中反复出现同样的形态结构,就该注意寻找其基本特征,如副粘病毒大小和形态是多样性的,但总的说来还是冇一定的规律性。在超薄切片上可看到该病毒粒子内部奋小圆环样或细管样结构,这就是该病毒核衣壳横断面和纵断面。在负染色样品上观察该病毒表面有密集而整齐的突起物,这就是该病毒的纤突结构。(2)从病毒结构看。根据病毒衣壳排

7、列方式,可将病毒分为正二十面体及螺旋对称结构。裸病毒及正二十面体的核衣壳等,于宿主细胞N或纯化后的病毒粒子特别容易形成晶格排列,这就像同样形态、人小的玻璃球在盘屮不论怎样摇动,静止吋都会形成点阵排列一样。而奋囊膜病毒粒子,由于其大小形态不一样,就不能形成晶格排列。此点也能帮助确定病毒一定范围。(3)病毒囊膜的冇无,纤突的长短和形态等,如冠病毒的纤突像瓜籽样倒长在囊膜上,同时排列也非常整齐,形如花冠。(4)病毒在宿主细胞分布情况以及合成、装配部位、成熟方式等都是鉴别的指标,如DNA病毒都在宿主细胞核内复制与装配,RNA病毒几乎绝大部分是在细胞浆内复制、装配、成熟。1.常见病毒的形

8、态特征和鉴别要点「,8,914.1正痘与副痘病毒痘病毒存的呈碑形,人小为220〜450nmX140〜260nmX140〜260nm;打的呈卵脚形,大小为250〜300nmX160〜190nm。在超薄切片上可见典型病毐•粒子的中央有亚铃形的核心,在核心中间W侧門陷处有侧面小体。核心被双层外膜毡裹。负染样品可见病毒粒子表而除有双层外膜外,在副痘痫毒粒子上往往看到绳索样结构以若干个“8”字型缠绕成线团状外观,如图1所示;正痘病毒粒子表面附有短棒样结构,呈桑葚样外观,如图2所示。图1两们利亚蝗痘病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