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的体制之弊

“产能过剩”的体制之弊

ID:43151923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7

“产能过剩”的体制之弊_第1页
“产能过剩”的体制之弊_第2页
“产能过剩”的体制之弊_第3页
“产能过剩”的体制之弊_第4页
“产能过剩”的体制之弊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能过剩”的体制之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产能过剩”的体制之弊(上)2013-10-2211:00丄向记者提问@致信编辑*分寧Q大中小母收藏此文O打印此文■评论(2)导语:偶发之经济波动、一时的政策失误,已难以解释“产能过剩”的持续蔓延,只有深层次的体制之弊,方是其真正的根源。经济观察报周家琮/文“产能过剩”一词,频繁见之于官方文件和大众媒体,已逾卜载。近乎腐败、维稳、房价等热词,久说不衰。足见“产能过剩”,也成了久治不愈Z沉疱。且“过剩”之患,并非局限于个别行业,众多相当重要的行业,皆深受其害。偶发之经济波动、一时的政策失误,已难以解鄴“产能过剩

2、”的持续蔓延,只有深层次的体制之弊,才是其真正的根源。中国特色的“产能过剩”当前钢铁、水泥、光伏、航运等行业的闲局,名Z口“产能过剩”,其实并不准确。问题不在修辞,而在于病名叫错难免谋诊。当年名不副实的“三角债”,就把大而积的企业过度负债和偿债危机,曲解为企业之间的连环拖欠,开错了行政出手清理解套的偏方。短缺即供不应求,乃计划经济Z痼疾,而产能大于需求有所过剩,则是M场经济的常态。如此方有竞争、以及竞争带来的技术进步、管理提升和淘汰落后。欧美钢铁企业对开工不足,早已习以为常。而当前国内诸多制造业的所谓“产能过

3、剩”,却既非市场经济供大于求的常态,亦非经济危机期间的暂时严重过剩,而是制造业恶性扩张形成的产能泡沫,是经济方针和政策失误导致的经济结构畸形。这一•中国特色的经济现象,书木所不载、别国也没有,是“中国模式”发展道路的特产。其特点是:1,极端性:国际比佼的产能总体规模、供大于求即闲置产能的比例、供需涨跌大起人落的幅度和速度,均远超出止常市场经济条件下供过丁•求的水平。2,全面性:“产能过剩”不局限于个别行业,而是遍及主要产岀投资品的多数行业。由此陷入困境的企业亦非少数,而是行业整体发牛危机。3,持续性:“产能过

4、剩”并非源丁•外部的M场突变,也不是来口经济增长的正常周期波动。过剩局面不会因经济周期性变化短期得以化解。4,疯狂性:过剩行业的多数企业,面对过剩的产能,不但未能遵循市场机制、调节削减产能,直至退出市场。反而逆势扩张,加剧产能过剩。5,系统性:产能过剩行业的危机,其传导和波及的产业链长、影响的就业人数多,所在行业大多资本密集、又以高杠杆率扩张,巨额负债难以偿还,可能诱发包括金融在内的系列危机。东亚发展主义和凯恩斯理论的恶果曾任钢铁协会会长的吴溪淳先生说过一句大实话:没有四力亿投资,就没有今天钢铁产能的严垂过剩

5、。的确,产能过剩的现实逻辑就是:发展是硬道理,政府片面追求发展——体制压抑了消费、净出口又不可能无限增长,只能求助于政府大手笔投资的凯恩斯理论——由此产生对投资品的一时过热需求一一必然诱发投资品的产能扩张一市场被严重透支后,过热的投资难以为继,疯狂扩张的产能顿时呈现严巫过剩。屮国进入新世纪十年,投资占GDP比例扶摇直上,不但近年来已突破一半、远超出口、韩高速增长时期,去年竞达GDP70%,个别省份其至超过100%!在疯狂增速的投资拉动下,钢铁产能快速扩张。2002年产钢1.8亿吨之后,2003年发改委开始警告

6、钢铁产能过剩,必须加以限制。然而钢铁行业的冋答却掷地有声:市场需求旺盛,我们生产的钢材可全部售罄,并无过剩还供不应求。到了2004年,时任发改委工•业司长的刘铁男,在武汉召集座谈会,讨论“十二五”钢铁工业产业规划。提交会议的讨论稿中,预测了中国钢铁丁业的最大盂求和产能,数字尚不及今天实际达到的一半。笔者和钢铁协会一名与会者就此提出意见:钢材的需求和产能,取决丁•政府的经济方针特别是投资规模,钢铁行业口身并无能力预测和决定。笔者还提酮刘,鉴于宏观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规划对具体产能数字宜避实就虚,否则口纸黑字成文

7、下发,上世纪末发改委限制发电能力后來导致电荒,当为前车之鉴。一向自负的司长居然听了进去,定稿发文时果然回避了具体数字。事实证明,之后对所谓钢铁产能过剩,无论如何大声疾呼、多方限制,又是淘汰落后,又是重组兼并,直至重拳整肃铁木,旺盛的市场需求和丰厚的利润,却势不可扌当地掀起一场狂热的钢铁大跃进。记得2003年宝钢的朋友曾戏言:热轧机是印人民币的,冷轧机是印美元的。如此市场和利益格局之下,却要地方和企业限制钢铁产能,岂非痴人说梦?在发展主义的话语屮,发展是硬道理。GDP增长的冇分点,乃国之大计。在社会改革停滞不前

8、甚至倒退的困境下,似乎只有经济高速发展,才能让人安心。其他环境、资源、经济结构、金融安全、乃至民生福祉,皆属其次。科学发展观固然内容丰满,但实际经济发展却很骨感,依然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速度第一的发展。尤其是仍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政府控制主耍经济资源,决定重耍资源分配,而且当仁不讣•地以主导、参与经济活动为己任。再加上多年來对“大跃进”的意识形态和体制根源,并没有认真反思,更不曾彻底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