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ID:43145181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8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阅读练习及答案(二)_第1页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阅读练习及答案(二)_第2页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阅读练习及答案(二)_第3页
资源描述: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阅读练习及答案(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阅读练习及答案(二)(二)文学类类文木阅读(木题共3小题,14分)听听那冷雨余光中惊敌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夭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駆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了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

2、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Z情。……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來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普如凭空写一个“雨”字,

3、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英文,日文,俄文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下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南下在基降港在防波堤树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

4、爽新新,有一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岀草和树林沐浴Z后特有的腥气,也许那尽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竞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危而孀,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紧,那腥气。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偶在黄冈,破如橡的大竹为屋。据说住在竹楼里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是住在竹筒里,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

5、前,初来这岛上,H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福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來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吋在摇篮里,-•曲耳熟的觅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咅与喉咅。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大徐绿油油的桑叶被噬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咁咀嚼嚼。雨來了,雨來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

6、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敲,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片瓦吟千亿片瓦吟。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咅乐。雨是…种冋忆的咅怎,听听那冷雨,冋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都是,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秧[□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吧,那冷雨。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

7、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咅乐的雨伞撑起。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了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咅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耍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逍散尽了。耍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只剩下一张黑口片,黑白的默片。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注:(1)安东尼奥尼,意大利

8、导演,曾于1972年拍摄过电影《中国》,真实记录70年代中国百姓现状。(2)余光中,(928-2017),祖籍福建,著名文学家,诗人,作品有《乡愁》等,先后任教于台湾各大学,2017年12月14日在台湾去世。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听听那冷用”中的“冷”,一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