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127077
大小:315.33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25
《人教版高中语文《过秦论》导学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过秦论》导学案教师版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讽今的进步意义。2.积累并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3.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借论秦之过以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4.学习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重点难点1.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2.学习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知识链接1.题解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标题《过秦论》,“过秦”就是“言秦之过”,即“指责秦政之失”从而提醒汉朝统治者以秦史为鉴。2.走近作者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
2、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硬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贾生贾谊李商隐毛泽东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贾生才
3、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点评】李商隐《贾生》: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诗中也寄寓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毛泽东《贾谊》: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扌包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对贾谊的自伤身世,郁郁而死,毛泽东是持否定态度的(“寻常事”,“何须”“付一生”)。3.写作背景《过秦论》写于汉文
4、帝即位初期。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即旧史家艳称的“文景之治”的前期。这时,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宅,鬻子孙”(晁错《论贵栗疏》),以至“易子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疏》)。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汉文帝“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资治通鉴》卷十五),表面上废除肉刑,实际上只是改换一些杀人的名目而己。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
5、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了著名的《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从正面论析时势,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还写了《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论“古”是为了说“今”,通过论史讽喻,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用秦王朝灭亡教训,振聋发曠,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结合注释,查阅工具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黔轸召(xiao)(qian)首(zhen)恬(shao)滑自主预习案孰读并初步理解课文,膏月臾(yu)氓(meng)(tian)藩(fan)俯首系(ji)颈完成下列基础知识的梳理。逡(qun)S(huT)瓮(weng)
6、牖(you)孝公既没(mo)践华(hua)为城劲(jing)弩蹑足行(hang)伍将(jiang)数百之众做(zu)鞭笞(chT)不及中(zhOng)人墨翟(di‘)(du6)长緊大比权量(I信ng)力万乘(sheng)之势朝(chao)同列作难(n5n)通假字①合从缔交(从,通“纵”②羸粮而景从(景,通"彫"③威振四海(振,通“震”,④始皇既没⑤百有余年矣⑥锄擾棘矜⑦陈利兵而谁古今异义①流血漂橹度2.o合纵,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彫子)震动,震撼)(没,通“殁,(有,通“又”(慢,同“桓”,碎土平田用的农具)(何,通“呵”,大声呵斥死),用在整数和冬数ZI'可)(古义:
7、盾牌;今义:划船工具)②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③以为桂林、象郡••(古义:即“以之为”,把……作为,“以”后面省略宾语“之”,即“百越之地今义:认为)②羸粮而景从(古义:担负;今义:胜,获得)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靖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山东省)④于是六国之士••(古义:在这时;今义:连接分句,表承接关系,用在后面的分句里)⑤以致天下之士(古义:用来招纳;今义:连接分句,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