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114937
大小:1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6
《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理)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理)试题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知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材料反映孔子的财富观是A.重义轻利、安贫乐道B.舍生取义、安贫乐道C.重道轻义、乐于富贵D.乐享贫穷、憎恶富贵2.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A.“仁政”的主张B.爱惜民力的主张
2、C.“克己复礼”的主张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3.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浓湿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色骈凑,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A.荀子B.墨子C.老子D.孟子4.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这表达了其代表的社会阶层A.要求回归“小国寡民”的社会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D.要求为新兴政权选拔人才5.韩非曾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以看出,他主张A.推行分封制巩固国家B.由圣
3、贤管理国家事务C.建立平衡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联邦制D.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6.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B.小国寡民的理想C.唯物主义思想D.朴素辩证法思想7.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8.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
4、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9.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A.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C.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10.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5、”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11.《史记·儒林列传》载:汉武帝时,“及窦太后崩……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A.儒学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B.教育为儒学所垄断C.儒学家参政推动了儒学教育的发展 D.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西汉设立了太学12.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主张,儒、佛、道三家互相吸取有关的思想理论,逐渐融合。“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
6、”这一观点说的是A.佛教与道教的调和B.儒学与佛教的调和C.三教的调和D.儒学与道教的调和13.顾炎武说:“易号改姓,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实质B.指出了传统忠君保国思想的错误C.明确与强化了中国人的民族责任感D.为推翻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14.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A.维护封建礼教B.反对思想教条C.反对封建迷信
7、D.抨击腐朽统治15.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A.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B.倡导经世至用,反对思想一统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D.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16.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在郊游时,有朋友问他,“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回答说,“你来看此花树时,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来,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