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101744
大小:31.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6
《选修课结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们的考与思————对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思考除四大发明之外,考试制度史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又一巨大贡献。从尧舜时代到清末,中国的考试历史不可谓不悠久,制度不可谓不多,作用不可谓不大。考试制度跨越几千年的光阴延续至今,依旧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正印证了存在即是合理的道理。 考试诞生的原因是为政府选拔人才服务的,相对于以前的世袭及察举制度而言,是一种比较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方法。因为现实的需要,及时代的发展,各个朝代的考试制度都不一样。中国的考试制度在步入隋唐以后,定形为科举制度,以后各代相继沿用,虽然内容不断改变,制度不断更新,但总体上保持了科举取士
2、这一本质特征。 封建社会,身份是定死的,各阶层之间不能流动。但通过考试,中下层只是分子可以考取功名,继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使得中下层知识分子有机会向上一阶层流动,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此外,通过考试,国家可以收编一批社会的精英,这批社会精英奔赴国家的各个工作岗位,发挥着自身的聪明才智,对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通过考试,刺激了民间尚文的风潮,促进了民间文化程度的总体上的提高。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又因为"学同文",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考试统一了思想也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然而,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考试制度渐
3、渐失去了它最初的功能,进入明清时期,那时的考试(即科举制)文章必须以八股的形式写出来,字数,板式都有严格的限定,史称八股取士。然而,八股只是一种考试的形式,如果仅此而已,负面作用也不会太大,但是自明朝起,八股文海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只能按照儒学大师朱熹的想法去写。自此,八股取士开始了其束缚人才的历史。在这以考试制度下,考试不再注重考生的真才实学,而且考生的思想被严重的束缚在四书五经之中。考试引导着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如此考试,如此教育,真可谓误国误民。几百年的八股取士,给中国思想界带来一段黑暗的历史,也给中国增添了一段悲惨的历史作了铺垫。 纵览中国的
4、考试制度史,在考试的历史上,王朝之初,考试制度都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然而,随着光阴的流逝,不管考试制度多么严密,舞弊的惩罚多么严厉,在王朝的末期,考试总是伴随着腐败,考场舞弊现象花样繁多。这确实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可以说考试制度本身的监考制度已经很严密了,但舞弊现象却屡禁不止,甚至到了王朝后期,科场舞弊成风。到底什么是刮起舞弊之风背后的原因?我想了很久,未果。 在今天的中国,考试的应用范围不仅仅与做官相联系,可以说在社会的大部分领域,大部分岗位,基本上都是逢进必考而且这一趋势不仅不会减弱,而且必将增强。考试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在这一背景下
5、,研究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了解其优点与弊端,反思今天中国的考试制度,对存在着诸多问题的中国现行教育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千年前的中国可以在人才培养领域创造出考试制度这一辉煌的成果,而让13亿人中出现不了一个诺贝尔奖得住的现行教育制度,难道不值得反思一下 中外教育史概论结课论文: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看法。建筑0952#.0907411217孙伟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