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与交流研讨,对拟解决问题经过新思考、产生新认识之

习与交流研讨,对拟解决问题经过新思考、产生新认识之

ID:43077223

大小:195.8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6

习与交流研讨,对拟解决问题经过新思考、产生新认识之_第1页
习与交流研讨,对拟解决问题经过新思考、产生新认识之_第2页
习与交流研讨,对拟解决问题经过新思考、产生新认识之_第3页
习与交流研讨,对拟解决问题经过新思考、产生新认识之_第4页
习与交流研讨,对拟解决问题经过新思考、产生新认识之_第5页
资源描述:

《习与交流研讨,对拟解决问题经过新思考、产生新认识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对第一篇作业完成教学设计(预案)”。请学员围绕拟解决的问题,经过系统课程学习与交流研讨,对拟解决问题经过新思考、产生新认识Z后,提出的预设性解决方案,3000字左右,作为预设课程学习阶段性成果,在预设课程学习结束时提交。在第一次作业中我提出拟解决的问题是中学信息技术于课程整合,主要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内容当屮,作为架构学科知识新体系的技术支撑,服务于学科教与学,同吋在学科学习中培养信息素养和能力。其教学设计预案包括以下两大方面: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及原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由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

2、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改革的社会需求所决定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课程整合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因此,在培训中着重对此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在于借助信息技术构架学科学习的新模式,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同时,以学科教学为载体,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态的过程中,主要从多媒体环境和计算机网络环境两个层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和流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遵循

3、如下原则:1、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设计。倡导基于资源、任务、课题、问题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在处理信息、研究信息中发现真理,发展认知,培养和提高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2、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媒体的特性,合理地选择技术,合理安排使用的时机与方式,充分挖掘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如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3、强调协作学习和情感交流,把技术的工具性和教学的人文性统一起來。其中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4、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能采用多种方

4、式、多种工具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研究设置屮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屮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围绕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关键问题一一信息技术教材的设计与开发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索。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设计与开发屮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主要承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编制开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自然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技术教材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

5、力,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学到受益终生的东西。根据这一理念和河北省信息技术教育实际,我们研究并开发了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包括小学2册、初中2册和高屮2册,河北教育出版社)。这套教材具有以下显著特色:(1)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增加了亲和力,提供了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从学生的已有经骑和兴趣出发并体现这种已有经验和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教材融入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模式。(2)注重信息技术课

6、程的动态性。教材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仲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同时,教材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的教学创新,引导而不是禁锢、规范而不是限制教师利用教材对教学进行建构和创造。(3)强调了整合性和实践性。教材贯彻了整合理念,把握了学科Z间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研究和把握了知识的局部和知识的整体之间的关系,切实增强教材的综合性,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同时,突出了实践性,安排了大量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内容,使学生在信息活动中,理解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教

7、学过程设计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手段,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最优化的核心,是对教材、网络信息资源以及技术等要素的二次创造,《信息技术》不同于一般的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强调以练为主,以用为目的,使学生在练习中、实践中或“玩”中掌握信息技术。鉴于此,搞好屮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是屮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问题Z-O课题组立足河北省信息技术教育的环境,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特征与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特征分析①鲜明的学生屮心论。信息技术教学注重以学

8、生为屮心。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任务驱动。同时,网络为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技术支持。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支持学牛的学习、帮助个体学习,从而极大地影响个人的发展,“确保没有一个人是'教育上的不利者',并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最充分地运用自己潜能的平等机会”。②多维动态生成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完善的动态生成过程。教师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