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呼救》教学设计-1

《网上呼救》教学设计-1

ID:43064423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4

《网上呼救》教学设计-1_第1页
《网上呼救》教学设计-1_第2页
《网上呼救》教学设计-1_第3页
资源描述:

《《网上呼救》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网上呼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互联网。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知道互联网的神奇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互联网的作用,知道它的神奇和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教学方法:质疑、解疑教学法。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我们知道许多网,如渔网、法网……还有一种网,它叫“互联网”,你知道吗?2.今天我们就一

2、起去了解互联网。(板书课题:网上呼救)齐读课题。3.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1)什么网?谁呼救?(2)为什么呼救?结果如何?二、初读感知,自学生字词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1)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2)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2.学生自主读书。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2)出示新词:恶作剧屏幕瘫痪头晕眼花眩晕救援……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1.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课文朗读通顺、流利。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指名

3、回答补充。四、指导书写L出示生字,认读,想办法记住字型。2.你还能用这些生字组和课文不一样的词吗?3.重点指导以下字的书写。“县”的上面里面是两横。“值”的右边是“直”里面是三横。4.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五、作业选词填空。紧急急迫急忙焦急1.她的呼吸越来越(急迫)。2.妈妈(焦急)地问:“小狗找到没有?”3.到了上班时间,爸爸(急忙)走出家门。4.桑恩赶忙打电话给(紧急)救援中心。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听写生字词。2.分段朗读课文。二、精读课文1.学生分组学习课文,提出疑问在小组内互相解答。2.小组汇报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板书记录。①苏珊为什么呼救?②桑

4、恩是怎么做的?③苏珊求救时为什么要用黑色粗体大字?3.全班解疑。解决问题①。(1)找出描写苏珊求救的自然段,读一读。(2)小组内讨论交流。(3)汇报,指生解疑,同学补充。(苏珊正独自在图书馆找寻资料,老毛病突发,不能行走,呼吸急迫,她借助眼前的互联网,进行求救)(4)苏珊求助时心理想些什么?她又是怎么做的?找出句子:“她最怕的就是别人……请救救我。”指导朗读这两句话。解决问题②。(1)桑恩开始相信苏珊的求助吗?他的内心进行了怎样的矛盾冲突?“桑恩讨厌别人……万一她真是急病发作,那岂不糟糕?我得帮她。”①指导朗读句子,体会桑恩矛盾的心理。②“我得帮她。”从这句话中,我们读懂了桑恩

5、是怎样的一个人?(助人为乐)(2)桑恩是怎样救助苏珊的?①指名读相关段落。②小组讨论、汇报,互相补充。解决问题③。(1)再读课文。(2)学生思考后回答,指名补充。再读课文,加深理解四、拓展1.如果没有互联网,会怎样?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分小组进行辩论。2.互联网有什么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