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习作 论证要合理》教学设计

2.《习作 论证要合理》教学设计

ID:43057736

大小:18.6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5

2.《习作 论证要合理》教学设计_第1页
2.《习作 论证要合理》教学设计_第2页
2.《习作 论证要合理》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2.《习作 论证要合理》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写作论证要合理》教学设计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关宇一、教材分析:部编教材第五单元写作训练为《论证要合理》,在本册书中的第二单元写作训练是《观点要明确》,第三单元是《议论要言之有据》。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指导学生学写议论文,观点要统一,论证要严密。2.引导学生明确观点和材料的联系,使用的材料能够支持观点。3.鼓励学生使用多种形式的论证方法,使文章结构合理。二、学情分析: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写作训练,学生能够确定明确的观点,并能根据观点选择合理的论据作为支撑。但是初学议论文的学生,对论据的选择有时偏离观点,且常常是简单地采用观点加事例的论证方式,论证过

2、程中方法较为单一,在表达方法欠丰富。三、教学目标:1.根据观点选择恰当的论据。2.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论证方法。3.鼓励学生使用多种形式的论证方法,使文章结构合理。四、教学重点:根据内容的需要,鼓励学生使用多种形式的论证方法,使文章结构合理。五、教学难点:灵活使用多种形式的论证方法,使论证更合理。六、课前准备:小组合作,围绕“知足常乐”话题,搜集材料,将材料组成一个“材料包”,通过对材料的分析,筛选,分别列于立论观点和驳论观点之下。材料包立论观点:知足常乐驳论观点:知足未必常乐七、教学过程:(一)依据观点,选择材料下列论据用于证明论点是否

3、合理?立论观点:知足常乐1.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与六七人共住一屋。别人询问他的条件之艰,但他却因为其所研究的哲学而不在意条件艰苦。他因哲学而满足并快乐,以至于不在意条件艰苦,可谓是知足常乐的代表。2.苏轼博学多才,少年得志,被贬到黄州时东山再起。不久,再次被贬。他一生大起大落,但他以诗为乐,寄情山水,每到一处都很惬意。3.子曾说“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二)回忆课文,总结方法回顾《敬业与乐业》一文,思考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预设:用列举论证把事理讲透彻用引用论证把观点讲深刻用对比论证把观点讲鲜明用比喻论证把观点讲生动

4、(三)发现问题,修改例文阅读例文,从论文方法角度思考,本文的论证方法运用是否合理?提示:论证方法是否能支撑观点论证方法是否增强说服力论证方法是否增加文章的丰富性预设:例文的问题及方法1.论证方法单一,补充多样的论证方法2.个别论据不具有说服力,尝试论证方法间的转换(人物语言或人物事例)(四)尝试写作落实方法请根据自己确定的观点,结合搜集的材料,为例文增加一个自然段,进行片段写作。(五)利用导图,架构文章俗话说:“知足常乐。”有的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根据课前搜集

5、的“材料包”,请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架构文章,突出对多样的论证方法的运用。(小组内交流)八、作文材料学生例文知足者,常乐也知足者,常乐也。知足,是一种平和的人生境界,即对己对人皆不强求;常乐,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对事对物皆有包容。当然,知足常乐者,并不是说这个人要安于现状,没有追求,没有理想,而是要懂得适可而止,懂得取舍,懂得放弃,毕竟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面对仕途不顺,宏图难展,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乡野山林中,找到了人生乐趣,其田园诗作因传递出来的悠然大关的人生信条而传唱千古。鼎鼎大名的诗仙李白

6、,据传曾得“贵妃磨墨”“力士脱靴”,一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成为唐诗史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那么我们不妨“常想一二”,因为知足者,常乐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