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042035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5
《针灸科重点病种主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因腰椎间盘的纤维环退变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引起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有马尾神经损害者,出现马鞍区感觉异常和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中“腰痛"或“腰腿痛”、“痹症”范畴。一、诊断1.诊断依据1.1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为:1.1.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1.1.2常发于青壮年。1.1.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
2、,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1.1.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1.1.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减弱。1.1.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1.2辅助检查1.2.1X线照片侧位片显示腰椎生理前突减少、消失或后突,患椎间隙前后等宽,后宽前窄或前后径均变窄,椎体后缘唇样增生等。正位片显示腰椎侧弯,弯度最大点常与突出间隙相一致。1.2.2CT直接征象为向椎
3、管内呈丘状突起的椎间盘阴影,或为软组织肿块影;硬膜囊受压变形或移位,椎间盘与硬膜囊之间的脂肪组织层不对称或消失。神经根增粗,受压或淹没;继发征象如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小关节增生、侧隐窝狭窄、椎板增厚、中央椎管狭窄等。1.2.3MRI不仅可用于诊断(阳性率可达98%以上),更为重要的是用于定位及分辨“退变”、“膨出”、“突出”、“脱出”、“游离”。二、治疗方法针灸主穴:以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委中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夹脊阿是穴1.血瘀证加膈腧舒筋通络,活血止痛。刺灸方法:针灸并用,可在腘部瘀血处施刺络出血。2.寒湿证加大椎、风府、祛除寒湿,温阳止痛。刺灸方法:针灸并用,或加拔火罐。3.
4、湿热证加阴陵泉清热利湿,舒筋止痛。刺灸方法:针用泻法,可配合局部刺络放血。热象明显者,加大椎、曲池放血。4.肝肾亏虚加命门、志室、太溪、补肝肾,强筋骨。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可加灸。肾阳虚者,加气海、关元。肾阴虚者,加照海。三、难点神经受损而出现肢体麻木、乏力。四、解决思路、措施按照中医“痿症”的辩证思路,予加强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等原则进行治疗。五、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标准如下:临床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度以上,能恢复原来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面瘫病(面神经炎)面瘫又名口僻,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
5、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于素体阴亏或体弱气虚引起阴虚、血少、筋脉失养或风寒上扰于面部而致,相当于西医的面神经炎。一、诊断1.诊断依据: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1
6、.1患侧全部面肌瘫痪,眼睑不能充分闭合。闭嘴时,颊肌松弛,口角下垂。抬眉时,额横纹消失,眉毛较健侧低,睑裂变大,内眼角不尖,眼泪外溢。笑时,口角向健侧牵引。由于颊肌麻痹,咀嚼时食物贮留于颊部与牙龈间。1.2贝尔氏征:闭眼时麻痹侧眼球上窜,角膜下方露出巩膜。1.3眼球征:患侧眼球上移。1.4颈阔肌征:病人用力前屈,检查者抵额,健侧颈阔肌收缩,患侧不动。1.5听觉过敏:由于镫骨肌麻痹,鼓膜张肌紧张,微小声音产生强震动,产生过听。1.6泪腺分泌障碍,患侧减少。1.7唾液分液障碍,患侧下颌腺分泌减少。2.影象学及其其它辅助检查2.1内听道X线片正常。2.2电生理检查、面神经MCV减慢,面肌EMG动
7、作电位波幅降低或消失。二、治疗一般治疗:1、避风,必要时可以戴口罩,眼罩防护。2、因眼睑闭合不全灰尘容易侵入,每天点眼药水2-3次。3、严格忌口,禁食酸辣凉食物,避免凉水洗脸。针灸主穴:以面颊局部和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頦唇沟歪斜加承浆。1.风寒袭络证加风池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刺灸方法:针灸并用,或加拔火罐。2.风热袭络证加曲池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