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读《典论论文》

[精品]读《典论论文》

ID:43020946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5

[精品]读《典论论文》_第1页
[精品]读《典论论文》_第2页
[精品]读《典论论文》_第3页
[精品]读《典论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精品]读《典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典论论文》中国占代文学的批评意识形成于曹魏一代,而曹丕的《典论论文》则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专篇论文的开始,它很早就对文学批评理论屮的i些重要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罗根泽先生提岀:“汉末魏初的文学批评,要以曹氏兄弟的成功为最大”,那么曹丕的《典沦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上到底有哪些建树呢?且见余条分缕析于下:一是提出“文以气为主”这一极大影响后学的著名论断。“气”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气说》)。所谓“文气”既是描写作家的气质、个性,又是指作家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

2、现。“气Z清浊冇体”窃觉冇两种解释,一是创作主体即作家的气质、个性不同,决定了文学作品风格各异,因此曹丕认为必须尊重文学创作个性的自由发展,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个性是彼此不同的,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造就完全相同的创作主体,这就是说文章的风格口J以不尽相同,充分认识到了也肯定了文学创作的多样性;二是由于每个人的“气”木身就存在了“清”与“浊”Z分,“气”决定了文学创作的高下,故而作者个人因“气”之拙劣,自然不同文章品格也冇了高下之分。在建安以前,屮国没有系统的文论专著。以“气”论文和作家,是曹丕《论文》最突出的理论贡献。曹不在《论文》中

3、重视品藻诸家,分析各家才性的细微差别,探讨文气的内在规律,是有其思想文化背景的。其一是当时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很盛。英二是当时的文学创作也进入了自觉时代,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体现出不同的创作个性。这些都历史地呼唤着《典论论文》的产生。曹丕在《典论•论文》屮指出:“王粲长于辞赋,徐干吋有齐气。”“应场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朵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倚也。”在《与吴质书》里说:“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干冇逸气,但未遒耳。”“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

4、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齐气”当指徐干行文四平八稳、迟缓萎顿、缺乏劲迈的气势。由以上引文可见,曹不反对舒缓、平衡及流于柔弱不振的文风,而主张高妙、飘逸、遒劲、刚健的审美风格。简言Z,曹丕在这里提出了文学批评的标准是倡导“高”、“逸”、“遒”、“健”的创作风格,那么毫无疑问,这里曹丕所崇尚的作者Z“气”也就是后世一文学评论所说的具有慷慨悲凉情调的“建安风骨”了。他同时也看到了文章创作的不易,以及文章创作的难处与妙处,不是可能轻易就能传授给他人。“气”是个性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对技能和技巧的掌握是不能

5、完全等同丁他人,即使父子和兄弟之间也完全无法遗传。曹丕肯定了个性的先天性,无论后天怎样的模仿都可能是不成功的、甚至是拙劣的。二是关于文学的价值及其功用,同时开启了文学自觉时代。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Z谓不朽。”然而在《典论论文》里,曹丕对文章的价值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崇高评价。他肯定文章(指诗、赋、散文、应用文)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甚至比立徳、立功有更重要的地位,这种文章价值观是对传统的文章(“立言”)是“立德、立功”之次思想的

6、重大突彼,是文学自觉的一种表现,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发展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在曹丕看來,文章事业是能够在现实的生活中大有作为的,比Z于荣华富贵,文学是不朽的,比之于生老病死,文学是崇高的,有意义的。“经国之大业”在这里曹丕充分认识到了各体文章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不朽Z盛事”则就作者个体而言,看到了文章与个人功名成就的关系,一•个人文章出色足以名垂T古,流芳百世;由此曹不认为文章有两种作用,“一是与国于民的政教作用,一是就个人口身抒情咏怀,从而明确为后世文人开辟了两条创作道路,同时也体现了古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

7、其身”的处事原则,尤为重要的是充分肯定了文学的价值和文学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自新浪博客一文)当然可惜的是,在《典论•论文》里,“他并未对这一观点加以详细的展开论述。不过,仅仅是提出这一口号,他在文论史上已经是功不可没了。这就突破了前此轻视文学的观点,指出文学的重要地位。”(《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教学辅导一魏晋南北朝文论选读),从统治阶级立场有意识地提高文学的地位。他不彖汉朝的帝王把作家当作“倡优”,把辞赋比为“博弈”,而是把文章看作“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并且鼓励文人们更积极地创作,希槊他们不要“遂营目前Z务,

8、而遗千载Z功”,这是很有远见的。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吋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那么,《典论•论文》则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的自觉的文学批评的理论代表作。在这之前,我国古代文论还处于不口觉的创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