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傅雷_艺术哲学_的翻译看翻译的接受美学

从傅雷_艺术哲学_的翻译看翻译的接受美学

ID:43018040

大小:2.08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4

上传者:U-2441
从傅雷_艺术哲学_的翻译看翻译的接受美学_第1页
从傅雷_艺术哲学_的翻译看翻译的接受美学_第2页
从傅雷_艺术哲学_的翻译看翻译的接受美学_第3页
从傅雷_艺术哲学_的翻译看翻译的接受美学_第4页
从傅雷_艺术哲学_的翻译看翻译的接受美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傅雷_艺术哲学_的翻译看翻译的接受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08年11月Nov.,2008第24卷 第6期JournalofSichu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Vol.24 No.6从傅雷《艺术哲学》的翻译看翻译的接受美学邵 炜(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北京 100101)提 要:借用傅雷《艺术哲学》段译文分析翻译的接受美学,分析译文的清晰度(信息的相关性、表达的简洁性)和受众的美学标准两个方面,旨在从翻译美学的角度探索傅雷翻译获得受众欣赏的成功因素。关键词:接受美学;信息清晰度;相关性;文体;受众AestheticsobservedinFuLei’swork:“PhilosophyofArt”SHAOWeiAbstract:Aestheticsmustbeanalyzedinobjectivemannerasimportantelementstoexplainreaders’acceptanceregardingatranslationwork:thelegibilityofinformationandaestheticcriteriaintargetculture.Definethesetwofactorsinareelbasebutnotanabstractoneletuswellunderstandtheevaluationofstandardreadersinordertoregulateourtranslationwork.Keywords:receivingaesthetics;legibility;relevance;style;standardreaders选择,使得我们摆脱了第一个尴尬:客体的艺术性。如果读者  一、言在“理性”译作品当中还是能够感受到一种罗兰・巴特所傅雷是文学作品的翻译大师,他的翻译之所以深入人心,谓的“对文本产生的愉悦”(RolandBarthes,1973),那么我们恐怕不能仅仅用“语言优美通顺”以解释。笔者在网页上就可以说,翻译的美不在于其阐述的对象(及文字再现的客常常看到读者谈起对傅译作品的阅读是“一气呵成”他们往体),而在于其对翻译客体的表现方式(及对原文的再现)。往在诸多译本中毫不犹豫地选择并推荐傅译文本,这使笔者这种翻译的表现形式既要再现原文所阐述的现实,也要发挥不由得深入思考受众的评价标准。因此,如何从理论的角度原文的表达艺术。也就是说,图画的美,并不在于被描摹的对去分析傅雷翻译的质量,如何用系统的、性的眼光去解析其象本身,还在于画者体会到的和意欲表现的意境。翻译的特质,这对指导后人的翻译是有益的研究。由此,我们也自然地选择第二重视角,即非译者的视角。既然文学是美和感性的,我们的文学翻译就陷入一种尴归根结底,译者内心标定的对象是所有可能的读者,而不能仅尬:一切的美应该是上来自作者创造的意境和写作手法,下来仅在乎其个人的感受。UmbertoEco曾经提出,作者内心认定自读者的内心感受和共鸣。换言之,似乎译文的美从根本上的读者不是个体,是被归纳和抽象了的一种标准读者,Eco称是靠上游客体本身的美和下游读者的赏识力。这无异于在说,一幅画的美在于它所描画的风景本身就是美的,而且那赏自己标定的读者群体,并且对该群体的解读行为和特质有一画的又是行家。那么画家究竟怎样做才能使行家体会到美定的评价,因此译本的目的绝不是读者就两种文本的对照,而呢?同样地,译者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呢?是他们对内容的理解和评价。译者之所以翻译,正是因为他我们不妨绕开“信达雅”套路去思考,客观地分析受众的读者无法直接阅读原文,因而他锁定的标准读者,必然不是的具体标准。翻译比较家,甚至不是任何可以运用原文阅读的人。从这一傅雷的翻译堪称一种值得从理论上去研究的翻译“现点出发,本文并不将译文和原文进行对比。这样独立审视翻象”。在思考傅译现象的时候,我们可以暂时不从感性上、译作品的一大优势就是,它摆脱“信”“达”复杂而永无止字上去体会,而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去“阅境的讨论,因此,我们所关心的,不是那些比对文本差异的学读”随后以翻译理论的视角去仔细“解读”竟是什么元素者的感受,而是那些需要领会内容精髓的普通读者的感受;对使得读者如此偏爱傅译文本。鉴于这一目的,笔者选取的视后者而言,除了文章阐述的观点以外(这不是译者可以驾驭角是一种反常的视角。的范畴),译文的优劣判断往往离不开它的可读性以及受众首先,本文将采用非感性、唯美的视角,撇开傅雷那些的美学标准。堪称典范的文学作品,而选择一部理论著作作为研究客换言之,作为普通读者,我们选择阅读一篇译文的前提是体———《艺术哲学》。后者虽然谈的是艺术,但它作为理论仍相信它的“忠实”那么,在假定忠实的前提条件下,好的译然注重逻辑阐述,因此,原作的重点在于理性的分析。这样的文,是能够带来阅读愉悦的译文。这种愉悦是至少有两个层88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8)06-0088-05其为lecteur2modèle(UmbertoEco,1985。法译本)。作者有他几引翻可,理的文和等,究非,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次———信息和文体。笔者尝试从傅雷翻译的《艺术哲学》解析信息的清晰度(可读性)和文体这两个不同层次的美学标准。  二、信息的清晰度关于翻译的过程,大家应该是已经取得共识的:翻译是理解、会和再表达的一个过程。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术语来定义译者所进行的这三种意识活动。我们在这里不加赘述,而着重观察翻译的最后一个阶段,即理解、会之后用“译入语”达的问题。在这个阶段中,那意会了的东西,就是译者需要用语言去描摹的客体。于是,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客体是否能被清楚地再现给读者,这是翻译的第一目的;换言之,信息的清晰度应该是翻译质量的第一步。从认知的角度上讲,人们通过一段文字轻而易举地获得信息,这不可否认地既保证了交流的效果也产生了理解的愉悦,也就是文字的相关性和简洁性的协同效应合格的译文不应该是不知所云的,因此清晰度———可读性是自然之理。不过,对清晰度的判定,翻译理论或文学批评尚没有客观的标准。解决这个问题的节点应该可以参考现代认知学的一个重要标准:相关性。AnneReboul和JacquesMoeschler在《当今语用学———交流的新科学》(1998)一书中说到,相关性在交流当中从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效益问题;如果某种表达使对方在适当的努力下就能获得足够的释义效果,那么这种表达就是具备相关性的(A.RebouletJ.Moeschler,1998:78)。相关性往往和文字表达的逻辑性与意象性成正比。从抽象的角度讲,一段文字越是符合思维逻辑,它的相关性就越容易把握;同样地,从感性的角度上讲,一段信息越是能够在人们的脑中产生清晰的意象,它的相关性也越突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实例分析来看译者如何在译文中表现原文的逻辑和意象,也就是突出原文的相关性。(1)逻辑层次的相关性从中文修辞的角度看,逻辑是一个“意脉”问题。任何文章和表述都有线性的(话语顺序)或结构性的(文章架构)的脉络。翻译的表述行为也要体现出这种论述的排列和组织。“文以意为主。语脉联属归根结底是一个意脉贯穿的问题”(申小龙,1991:268)。那么,译者设计的语脉也应该以意脉为导向,读者才能通过译文的“语脉”晰地看到作者的“意脉”;在这里,关联词往往是最能展现意脉的语脉。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关联词在翻译教学中是不可规避的一课。我们不妨比较《艺术哲学》同一句话的两种译文:译文(1)气候环境的相似使威尼斯人与尼德兰人的眼睛得到相同的教育,而环境的差异也使他们受到不同的教育。《艺术哲学》丹纳,北京出版社,2004:87)在这一段译文当中,前半段讲述两类人的相似性,而后半段的“也”我们首先会以为后面将继续讲述相似性。“也”连接相同或相类的两个要素,这是中文表达的一个认知范式。然而,这段文字的前半段讲述相似性,后半段嘎然而止,反过来陈述两者的“不同”。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们读到“受到不同的教育”,不由得发现通过“也”出的相类判断是错2008年第6期 误的,我们只好回过头来再看一遍,方能明白:如果气候的相似对两者造成相同的教育效果,那么,环境的差异却使他们受到不同的教育效果。这里是对比的关系,而不是类同的关系。正因为译文的“语脉”少误导了读者,他才不得不“回过头”复读一遍方能体会出其中的“意脉”。这是一种复加的努力,它违背了认知相关性的效益要求。因此,我们便可以从理论上肯定通俗的判断标准:除非原文的内容本身令人费解,否则,如果读者不能“一气呵成”将译文朗读下去,那么该译文的相关性就是有问题的。从这个角度上讲,傅译的文本极少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句子看出傅雷对相关性的处理是极其自然而明确的:傅译(1):风土的共同点给威尼斯人和尼德兰人的眼睛受着相同的教育,风土的不同点又给他们的眼睛受着不同的教育。傅雷的语言更加浅白,他通过“又”出“同”“不同”对比,使读者一目了然地看到原文的意脉。因为“又”中文中承担中性的连接,可以是递进关系,也可以是相对的关系,所以“又”会对下文的理解产生障碍。(2)意象层次的相关性意象在认知学中被看成是“意识画面—imagementale”。相对于逻辑相关性而言,意象更能激起直观的感受,起到加强论述效果的作用。古人说,“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说的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因此,译者在设计译文的时候,应该突出意象,以象载意。比如承接译文(1)的一段文字:译文(2):尼德兰在威尼斯以北一千二百英里处,气候更冷,雨水更多,浮云蔽日的日子也更多。因而,自然界的色彩组合成就了艺术家笔下人为的色调组合。由于阳光明媚的时候很少,所以物体就不是亮光闪闪的。意大利的古迹常带有一种绚丽的色彩,而这里见不到这种金灿灿的色调。这段讲述的是尼德兰和威尼斯气候的不同,因而两地画家的画风便自然地体现在对色调的不同感受和表现上。这一段译文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当我们读过傅译的文本之后,就会更清楚地看到画面的对比变换:傅译(2):尼德兰在威尼斯之北一千两百公里,气候更冷,雨水更多,浮云蔽日的时候也更多。由此产生的一组天然的色调,在画板上产出一组相应的人工的色调。晴天既然难得,物体就没有日光薰灼的痕迹。意大利的古迹常有一种金黄色和绚烂的火红色,这儿绝对看不见。我们对比划线部分的句子:译文(2):自然界的色彩组合成就了艺术家笔下人为的色调组合傅译(2):由此产生的一组天然的色调,在画板上产出一组相应的人工的色调。傅译对画面的动感处理(天然色调→人工色调)使读者清晰地看出外界天然条件对画家内在感受及其绘画的直接影响。相比译文(2)而言,傅雷径直摹画两幅图景,画板上的色调“相应地”映天然的色调,这种释义效果直接明了。意象8911相关性中意意表的清中(,使时得多来地引与的在不反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的清晰可读应该同样是翻译的一种美学要求,否则受众无法感知意境,也无从体会其中的意脉。从认知学的角度讲,相关性强调清晰和无歧义的交流原则(A.RebouletJ.Moeschler,1998)。当然,这一原则仿佛并不完全适用于一切翻译类型,尤其是文学翻译,后者常常故意产生双关语。就像巴黎高翻前校长F.Isral所言,信息是清楚还是暧昧是由作者决定的。其实,即便是有意暧昧的信息,也有其特殊的相关性,也需要译者的捕捉和再现。UmbertoEco(1992)曾经说到释义的开放性(ouverturedel’interprétation)。如何针对歧义来设计译文的形式,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相关处理,文学中不乏此例,我们不再重复。但必须承认,即使在文学当中,歧义的处理也不是系统性的,而是间或出现的,我们不应该因此一叶障目,忽略翻译的普遍特性:意义的清晰明确。这一认识有助于译者走出行文的怪圈,仿佛复杂的句式最能反映译者的水平,在当今的翻译中,西化复句屡见不鲜,给读者造成很大的阅读苦恼。因此,译文的可读性应该是美文的第一要素。简洁的妙处有二:功能和美学之妙。从功效的角度上讲,它是相关性原则的延续。以同等会意为前提,语言愈简单,其表达的效益则愈高,因而相关性愈强。唐朝的杜牧说: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意胜而言朴恰恰对应了翻译中“清晰”“简洁”结合。言语简洁就是文学作品的美学要义,论述文章是如此,文学是如此,技术类文章更是如此。A.Albalat在《写作的艺术》书中讲得很清楚:“语词繁复的句子从来不能打动人,……而简洁明了却能使文章增色。”(1992:91)。我们可以从以下的两句译文中看出这一点:译文(2) 由于阳光明媚的时候很少,所以物体就不是亮光闪闪的。傅译(2) 晴天既然难得,物体就没有日光薰灼的痕迹。中文也有“言简意赅”说法。其直接的表现就是字少而意具。《老子》22章说:少则得,多则惑。文字少便易懂,多便易惑。因此,以简驭繁,以巧取胜,这是高明的翻译。繁复无端,冗长晦涩,这是失败的翻译。第二句傅雷的译文里“晴天既然难得”,短短6字道出第一句12个字方能表达的内容,这就是简洁;“物体就没有日光薰灼的痕迹”,“日光薰灼”对“晴天难得”,取字在巧,相互呼应,因果关系更加明确。另外,前面6字,后面12个字,长短伸缩,自然地产生节奏美,这种感官愉悦是复杂的句式所望尘莫及的。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傅雷的匠心,他的文字不但体现清晰明快的风格,而且还适应了受众的审美情趣,比如下文将提到的四六句等古典汉语的行文风格。  三、翻译的文风如果说翻译中信息明确、简意赅是一种知性的美,那么,我们就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形式美———文风之美。文风的美既在于译者的语言能力,也在于受众共享的美学感受。1.译者的表达能力作为个体的人,译者的表达能力决定了其译文的质量,这902008年第6期 一点自不必说。虽然每个人的行文风格千变万化,但是“不以辞害意”终是翻译的原则。笔者认为,翻译的特别之处在于表达变量和认知常量的融合。所谓常量,就是认知内容,是“意”;所谓变量,就是译者表达的柔性取向,是“文”。巴赫金说(1984:287):“正是基于对文体的掌握,我们才能自如地运用它,我们才能从中更快更好地发现我们的个性,我们才能更灵活地反映一种不可复制的交流场景,我们才能以最佳的状态实现我们的话语意向。”。译者要使读者明白原文的话语意向(意脉),一方面,他需要遵守常量,即忠实于原文的“意”,另一方面,他还必须考虑译入语及其受众的特点,必须采用灵动的要素进行表达。这就是所谓的神似而形不似。《文心雕龙》说:“学之至善者神合焉,善而不至者貌存焉”《文心雕龙・论说篇》。我们不妨用在翻译上,译之至善者意合焉,善而不至者形存焉。戚戚于原文的表达形式,不惜貌合神离,这是翻译的下策。如果说在翻译当中,话语意向是常量,而译者所选取的表达法是灵动的变量,那么下面的例子恰恰反映了傅雷在“语意常量”“表达变量”间的运筹帷幄:傅译(3):米开朗琪罗的典型[即模型]是在他自己心中,在他自己的性格中找到的。要在心中找到这样的典型,艺术家必须是个生性孤独,好深思,爱正义的人,是个慷慨豪放,容易激动的人,流落在萎靡与腐化的群众之间,周围尽是欺诈与压迫,专制与不义,自由与乡土都受到摧残,连自己的生命都受着威胁……这里的语义莫非是说明艺术家的性格特质,说明艺术家往往身处逆境,受尽世间困苦,最终靠艺术来倾诉感受。相信每一位普通的中国读者看到“流落在萎靡与腐化的群众之间,周围尽是欺诈与压迫,专制与不义”,都会发出一样的赞叹,认为翻译得很美。其中“流落”字我们很难想出法文的对应,但却能使我们想起“流落在烟花巷里”样一种无奈的、沦的境遇。“流落”够立刻唤起中文受众对艺术家身陷逆境之状的解读,可以说,这个“流落”是“译”来的,而是译者感同身受以后从内心表达出来的。翻译当中体味原意并用译入语加以“抒发”过程形同作家的创作过程;如此一来,译文的优劣多少关系到译者的才华和表达水平。同样的表达能力还体现在“萎靡”、不义”纯中文的表达上,译者以辞(而非“词”)达意,这里的辞更贴近译入语的表达方式,因此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程颢说:“得于辞不达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意义的相通归根结底是靠透彻的表达,也就是“辞”。“辞”优劣,没有好的表达,原文的意象终究无法传达。当然,译者的达意手段不仅仅反映在用词上,就像巴赫金在《语言创作美学》说得那样:“学说话,就是学着架构表述(因为我们是靠表述说话,而不是靠孤立的句子,当然更不是靠孤立的词)”(1984:2852)。在《艺术哲学》书当中,我们频频看到傅雷采用中文的修辞手段,采用音律等美文工具以加强文章的美学情趣。2.受众的美学标准21简洁性和的一的第言始里()和之一这沉能不出的“等有里一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在上文傅译(3)中的“好深思、正义”三个音节一句,对仗工整,抑扬有致,这断然不会是原文的音律节奏;同样的文言对仗还见于“欺诈与压迫,专制与不义”,在法文里是绝不会有的,“而构成汉语形式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汉语在其单音节、音步和四声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变化无极而又和谐铿锵的音律。”(申小龙,1991:255)汉语的上述音律特点决定了译者必须考虑受众的接受标准,关于傅雷在翻译中对音律美的实现,我们不妨归纳成两大手段:首先是对偶,再者是长短切换(诗歌中的押韵不在考虑之列)。关于对偶,刘勰在《文心雕龙》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因此,“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申小龙,1991)其实,这种“对偶观”非中国文化之独有,黑格尔(1997)就曾经在《美学》多处强调“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从下面的译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傅雷不仅将对偶运用在现代汉语中,而且句式灵活多变:傅译(4):我们发现十来个优秀的剧作家,如[……],都用同样的风格,同样的思想感情写作。他们的戏剧特征和莎士比亚的特征一样;你们可以看到同样暴烈与可怕的人物,同样的凶杀和离奇的结局,同样突如其来和放纵的情欲,同样混乱、特、过火而又辉煌的文体,同样对田野与风景抱着诗意浓郁的感情,同样写一般敏感而爱情深厚的妇女。译文中的“暴烈与可怕”、凶杀和离奇”于工整的对偶,而“同样突如其来和放纵的情欲”“同样混乱,奇特,过火而又辉煌的文体”于自由式的对偶,但傅雷巧妙地将字数多变的定语放在前列,最后由双音节定语引出各自的中心语,这样一来使读者在变幻的节奏中找回对称,毫不费力地将注意力落在中心语上。从句式上讲,傅雷笔下的长短句收缩自如:第一组对偶:同样暴烈与可怕的人物,同样的凶杀和离奇的结局。(8字)第二组对偶:同样突如其来和放纵的情欲,同样混乱,奇特,过火而又辉煌的文体。(10-13字)第三组对偶:同样对田野与风景抱着诗意浓郁的感情,同样写一般敏感而爱情深厚的妇女。(15-13)从节奏上讲,这三组排比句被渐次拉长。以中文修辞的角度看,“句长声弥缓,句短声弥促”;那么这段译文从第一组的普通节奏突然进入第二组最后连续的双音节词所造成的急促和紧张(混乱、特、火)的节奏,到第三组,译文的调子忽而慢下,尤其是前半句舒缓成15字的形容语,抒情地说起田园诗情、感的妇女。傅雷在这里使用长短句恐怕不完全因为原文字数的固有变化,应该还有对音律美的考虑。我们又一次体会到翻译常量和变量的结合。常量在于原文起伏画面的交叠变换,变量在于译者自己的抒发手段和能力———音乐般的长短咏叹和宣叙,高潮和抒情。这种交合使我们难以分清何种要素来自作者,何种要素来自译者,一切结合得是这么自然,妥贴。在现代白话文实行了近百年的今天,恐怕很少再有译者2008年第6期 在乎古汉语的音律美了。但是,今天的译者在通读译文的时候,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句子的抑扬顿挫增减或修改用字,可见音律的美学标准无论古今中外都没有被完全忽略。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让今天的译者重拾四六句等古汉语的修辞手法,而是希望傅雷的美学意识能够供当今的译者参考借鉴。每一位译者都有自己的手法,关键在于要兼顾受众的美学标准和情趣,因为“审美是社会性的东西(观念、想、义、态)向诸心理功能特别是情感和感知的积淀”(李泽厚,2001:17)。维特根斯坦也认为,艺术并非私人心理,它是公共的游戏,游戏虽无规律,却有参加者必须遵守的规则(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以翻译艺术来讲,其标准读者的美学情趣是他所处文化的长期积淀,文化对读者的感知及认知有着深层的影响,这是翻译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  四、结最后,作为结束,我们套用傅译《艺术哲学》的一段话,我们认为,如果翻译是一门艺术的话,它作为以语言为工具的智识活动也应该具备美学特征:“由此可见,艺术应当力求形似的是对象的某些东西而非全部。”总之,文学作品像绘画一样,不是要写人物与事故的外部表象,而是要写人物与事故的整个关系的主客的性质,就是说逻辑。因此,一般而论,我们在实物中感到兴趣而要求艺术家摘录和表现的,无非是实物内部外部的逻辑。换句话说,是事物的结构,组织与配合。”《艺术哲学》那么,由此可见,作为艺术的翻译力求形似的是原作的某些东西而非全部,它不是要完全表现原作的外部表象,即语言形态,而是要表现原作内在意象和外在语言形式之间整个关系中所存在的逻辑。因此,读者的评价在于译者所再现的内容与形式的相关逻辑,换句话说,是内在意象和外在语言形式的组织与配合。这种结合还是要内容及形式的统一,也就是语义常量和表达变量的统一。傅雷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突出原文信息的相关性,同时兼顾受众的美学标准,这是他的选择,其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傅雷以形传神的手法依靠中文的形态特点着重描画原文的意象和脉理,我们不能不说他是高明的,他的创造性是十分鲜明的。参考文献:91[6]申小龙1语文的阐释[M]1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1[7]张中行1文言常识[M]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8]Albalat,A.L’Artd’Ecrire[M]1ArmandColinéditeur,Par2is,19921[1傅雷西师范大学出张伟]黑格尔1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M:爱,等双里(并中奇“属和属奇过敏理意状小里“()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9]Bakhtine,M.EsthtiquedelaCrétionVerbale,Traduitdu[16]Isral,F.《LeTraitementdelaFormeenTraduction》,in[17]Moeschler,J.ArgumentationetConversation,Elmentsdition[18]Reboul,A.etJ.Moeschler,LaPragmatiqueAujourd’hui[13]Eco,U.[14]Eco,U.LectorinFabula,Traduitdel’ItalienparM.收稿日期:2008-09-17作者简介:邵炜,女,安徽宿县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法语口译同声传译研究。[15]Isral,F.《LacrativitéenTraductionouleTexteRinventé》inIVEncuentrosComplutensesenTornola多重视角下的莎士比亚———2008莎士比亚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2008年11月15~16日“多重视角下的莎士比亚:2008莎士比亚国际学术研讨会”武汉大学拉开帷幕,来自澳大利亚、本、台地区和中国大陆高校、究所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了会议。期间多位莎学家就莎学研究、作翻译、剧演出做了主题发言,中国社科院郑土生就否定莎士比亚著作权的言论进行了辩驳。日本摄南大学濑户宏对林纾译莎提出了新的看法。台湾大学戏剧学系及外国语文学系彭镜禧从独白者与不同受话者的相互关系将独白区分为四种类型。香港中文大学JasonGleckman对20世纪莎剧研究的各种学术方法进行了综述。上海戏剧学院曹树钧介绍了校园莎剧演出的历史贡献。台湾东吴大学DonGilleland讨论了跨文化背景下的台湾校园莎剧演出。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AnneCollett探讨了《暴风雨》加勒比海地区及黑人审美史。四川外语学院李伟民通过中国戏曲与莎剧的互文性探讨,探讨了互文性是莎剧改编之间的互动关系。浙江传媒学院洪忠煌分析了中国话剧主流未能接受莎士比亚的原因。武汉大学资深莎学专家阮珅对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进行了精辟解读。在理论研讨中,与会学者通过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来观照自剧本到电影的转化过程,以体现中国古典美学对作为新技术化媒体的电影所可能具有的理论阐释意义与审美鉴赏作用;介绍了第四届中国大学莎剧节金奖作品武汉大学《哈姆雷特》创作过程;就孟宪强的专著《三色堇〈哈姆莱特〉读》行了深入的解读;论述了《亨利八世》中凯瑟琳王后的形象及其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在跨文化研究与莎剧课堂教学的研讨中,通过生态女性主义对哈姆雷特中的奥菲利娅回归自然的命运进行了解读;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莎剧中的女性的角色进行了解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莎翁四大悲剧中心理动词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进行了探讨。此次研讨会的另一个主题是莎剧舞台演出实践。第四届中国大学莎士比亚戏剧大赛冠军武汉大学和季军厦门理工大学均倾情演出。享有盛誉的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汉剧团用汉剧形式推出了一台《李尔王・逆鳞》子戏,那幽默的台词和专业的唱念做打更是把晚会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演出结束后,研讨会主办方邀请专家和演员进行了座谈。(李伟民)92Traduccion[M]1EditorialComplutense1RusseparA.Aucouturier[M]1PrfacedeT.Todorov,Galli2[10]Barthes,Paris,Critiques[MZéEditionEcriture,SuivideNouve2UniversitédeetParisTraductions[M]1NouvelleséNo.5,[11]Barthes,R.LePlaisirduTexte,Collection《TelQuel》E2pouruneAnalysePragmatiqueduDiscours[M]1é[12]ditionsduSeuil,19731l’Interprtation[M]1EditionGras2HATIER-CREDIF,Paris,19851set&Fasquelle,tationetSurinterprtation[M]1Puf,ditionsNouvelleSciencedelaCommunication[M]12002/19961Bouzaher[M]1EditionGrasset&Fasquelle,pourlatra2ductionfranaise,19851责任编校:路小明éaééé在日港研莎莎中的:解进折 感谢您试用AnyBizSoftPDFtoWord。试用版仅能转换5页文档。要转换全部文档,免费获取注册码请访问http://www.anypdftools.com/pdf-to-word-cn.htm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