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与议论文写作

批判性思维与议论文写作

ID:43004762

大小:26.0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9-25

批判性思维与议论文写作_第1页
批判性思维与议论文写作_第2页
资源描述:

《批判性思维与议论文写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批判性思维与议论文写作:问以辩之,立而论之编者按: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思考者对思维的自我监控,是对自我思维的质疑和“批判”,以纠正可能存在的偏颇和狭隘。作文,既是思想与感情的表达,也是思维方式的呈现。从文章外显的结构到内隐的思路,从遣词造句到引经据典,表达总是受制于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对于写作,意义非同寻常。审题与立意:问以辩之关于审题与立意,我喜欢用《易经》名句表达我的想法,那就是“问以辩之”。有人说,作文是带着镣铐跳舞,这句话强调命题的限制;我倒觉得,有一定的限定条件,或许能让我们避免写作中常见的空泛与肤浅。俗话说,

2、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为什么不能将限定条件理解成那一股“好风”呢?钱钟书先生颇通此道,他将其学术巨著命名为“管锥编”,一则见出自己的谦虚,二也道出了为学的诀窍,就在这“管锥”二字。以管窥天,见之则明;以锥插地,入之则深。正是凭借这“管”与“锥”,才能洞幽烛微。世人皆知放眼望去,却不知此一望,视野是大了,随之而来的却是聚焦不够,见之不明。命题作为何尝不是如此?看起来是一种限制,实际上却给了我们表达的精确空间。在这里,需要的是思想的精确度、新颖度以及深广度,而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泛泛之论,夸夸其谈。这就需要“问以辩之”的习惯与能力。审题,首先要摆脱

3、思维的麻木与混沌状态。我曾经做过以“细节决定一切”为题的写作教学,多数作文都堆砌各色成功人士注重细节而失败者疏于细节的实例,来证明“细节决定成败”的真理性。殊不知,“细节决定成败”本身的合理性,是需要条件的。倘若大局未定,大方向错了,细节再完美又能怎样?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惰性思维,就是胡适先生所批评的“差不多先生”。所谓“问以辩之”,就是不要预设态度与观点,让自己的观点都来自材料自身。有些老师喜欢鼓吹“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反弹琵琶”这些审题“诀窍”,这个要慎重。若为求异而求异,若为逆向而逆向,那风险就大了。关键是看材料有没有给你提供“求异”和

4、“逆向”的空间。比如2011年上海卷,关于“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的话题,如果简单照搬所谓的“求异思维”,就很难凑效。因为它将一对矛盾的命题放在一起,形成对比关系。你怎么求异呢?怎么逆向呢?考生所要做的,只能是将这对矛盾统一起来,做辩证的分析和内在的整合。求异思维与逆向思维当然有其价值,但要形成合理的、公正的、正确的判断,还必须借助批判性思维。请看2013年上海高考命题: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思维品质的优劣,决定了审题与立意的高下。根据我所

5、看到的学生作文,可将立意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材料说“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那么,错过更重要的事情,当然是一种错误或不足。于是,就告诫人们要总结经验教训,要善于抓大放小,分清主次,抓牛鼻子,纲举目张。这种停留在简单的责备批评的作文,我称之为“检讨式”或“教导式”作文,颇为流行。第二类,侧重分析人类错过“更重要的事情”的原因。这比空泛的批评高明,比简单的训诫中听。顺着这个思路,可以总结人类面临的诸多限制或局限,比如现实条件的限制,比如情感的束缚,利益的羁绊,眼光的短浅,立场的偏差,等等,都可能让我们失去理性的判断,让我们丧失了对“更重要的

6、事情”的关注,从而失去了把握“更重要的事情”的机会。此立意有了具体的内容,文章就充实多了。第三类,对此类现象做客观而深刻的哲学思考。其实,撇开具体的人与具体的事,世界上哪个人没有错过“最重要的事情”?换句话说,哪个人没犯过错误,哪个人没有失误?这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局限性。人性总是有缺陷的,既然人人如此,何须?人声讨?人性,可警惕可反思,但不必诅咒。无论一个人多么超脱,多么高尚,多么智慧,他都会有其难以超越的局限性。这种局限可能来自于他的出身,他的教育,他的眼光,他的利益与情感,他的身体,他的环境。伟大如华盛顿,渺小如街头乞丐,他们所短缺的内容有

7、天壤之别,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这一点却是共同的。鉴于上述理由,从本质上看,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事后诸葛亮”,或者“旁观者清”。当我们身处事件进程之中,当我们处在“局中”之时,我们常常被环境左右。只有当时过境迁或者事后反思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当初的我们是多么愚昧和糊涂。因此,局限是人类的宿命,每个人都只能做彼时、彼地、彼环境下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至于它是不是真的“最重要”,只有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才能看清楚。这就是“问以辩之”。质疑,辨析,再质疑,再辨析,从而形成准确的、明确的观点和论点。这就是审题与立意。构思与表达:立而论之写作是一个语

8、言连缀的过程,是一个表达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展开的过程。就议论文来讲,写作过程,完全可看做为自己的立论提供证据和逻辑的过程,目的在于让读者共鸣和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