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礼仪教育的整合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礼仪教育的整合

ID:42975288

大小:32.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4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礼仪教育的整合_第1页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礼仪教育的整合_第2页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礼仪教育的整合_第3页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礼仪教育的整合_第4页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礼仪教育的整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礼仪教育的整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文明礼仪教育如何传承传统文化七星关区大新桥中心校刘顺湘2012年1月4日摘要: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所蕴含的价值取向、道德礼仪、行为准则、教育理念等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民族性。影响和制约着我们的教育,为我们的现代文明礼仪教育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和渊源。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礼仪教育整合,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创建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词:现代文明礼仪传承传统文化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我国礼仪源远流长,世代相传,讲究礼仪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的礼仪,在

2、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已经形成独有的传统和做中国人的美德,对后世具有深刻影响,是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早在原始社会就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夏商时期周公提出了“德政”的思想,主张“德”“孝”、并“制礼作乐”以“礼乐”治天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主要原因是“不仁”。提出“克已复礼,天下归仁”,对周礼有了创造性的发展,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要教育内容。提出两个“四教”7:诗、书、礼、乐;文、行、忠、信;孟子继承孔子的伦理思想,提出“性善论”,实行“仁政”的主张,

3、把人的基本德行概括为“仁、义、礼、智”四德,把人际关系准则概括为“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西汉时期,汉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尊民以礼”、“劝学兴礼”,以儒家思想治理社会,建立一整套社会规范制度,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制礼活动;朱熹是后汉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他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五教之目”。他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8—15岁)、大学(16岁以后)两个阶段,无论小学大学,都以“明人伦”为目的。他主张小学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遵守“孝、悌、忠、信”

4、等道德规范。大学要“明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民族的礼仪从形成到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不断形成的经典礼仪著作有《孝经》、《礼记》、《三字经》、《弟子规》等。《孝经》是孔子融六经之精华,写出的一部“传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他论述了古代孝道和孝治思想,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优异的道德准则。孔子在开宗明义章,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并将“孝”分成五等级,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和庶人之孝。“孝道面前人人平等,孝道面前人人有则”,并对各类的孝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规范和礼节。《礼记》既记载古代君王封国、爵禄、职官、祭祀、丧葬、刑罚、选拔官吏等方面的制度,

5、也记录了先秦关于各种礼义制度的言论,还记录做人的言谈举止的一些具体的礼仪规范。7如何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礼仪科学地整合呢?正确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礼仪教育整合的前提。中国古代礼仪礼制礼节具有规范性、系统性、民族性,是中华民族礼仪的传统与特色。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教育部提出对中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学习、传承古代礼仪之中就应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正确理解、科学把握,既不忘记民族性的继承,又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相结合。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重要组成。礼仪教育对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体现与保障作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必须结合中华民

6、族传统美德教育捆绑一起进行。单纯礼仪教育缺乏实效性、持久性。从古代礼仪发展看,历来都是礼与仁义智信结伴而行的。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的实践来看也是这样。礼仪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美德需要礼仪表达,礼仪表达需要美德支撑。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一定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进行,而传统美德教育也一定要与文明礼仪教育紧密结合,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收到实效。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应有科学有效的保障机制和活动模式。7如何将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到学校、落实到课堂、内化为学生的习惯与行为,必须探讨有效的文明礼仪教育的运行模式与保障机制。在传统美德教育中探讨的运行模式,礼仪教

7、育是可以再实践与创新的。如教师方面的教授模式。有:礼仪课讲授模式、学科渗透课模式、艺术表达模式。艺术表达模式,就是运用各类艺术的相关功能,唱、画、写、演综合运用的模式。学校经常应用的艺术模式有:音乐教育模式、美术教育模式、书法教育模式、剪纸教育模式、课本剧教育模式等等。艺术表达模式的程序:模仿—审美—立美—创新。侧重学生方面的学习模式。有:角色体验模式、诵读经典模式、网络学习模式。网络对现实空间的各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模式有延伸、支撑的作用。具有积累、存储、扩大、提速、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