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63383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白杨树下》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白杨树下》教案教学目标:1.会读、写、解释文中的难点字词:杂沓、顾忌、琢磨、颤抖、哞哞、黝黑、胆怯、恭敬、麦穗、篝火、此起彼伏、衣襟2.理解肖邦经历了农村生活之后,产生的艺术创作的源泉是什么。3.初步认识到都市里的艺术和根植在广大田野土壤中的艺术有什么区别。学情分析:《白杨树下》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篇并不浅显的文章。学生可能无法理解肖邦将民间生活视为创作源泉并影响其音乐创作的思想转变,所以我将教学点设立为“理解肖邦经历农村生活之后,产生的艺术创作的源泉是什么”。教学重点:理解肖邦经历了农村生活之后,产生的艺术创作的源泉
2、。教学难点:初步意识到都市里的艺术和根植在广大田野土壤中的艺术有什么区别。教学过程:一、进入课文初步学习1.介绍肖邦。放优酷视频。2.疏通字词。老师:童年和青春时代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深深的烙印。今天,给大家讲一个14岁肖邦在白杨树下的故事。接触一篇文章都是从疏通字词开始,昨天让大家预习了课文,预习课文的第一步就是疏通文章当中的疑难字词。今天是第一次,老师从文章里面找了些比较重要比较容易出错的字,就把读音给大家,从下一次开始,需要大家预习的时候就查好字典,来告诉老师这些字怎么读。放PPT二、阅读课文、深层理解Q:想一想:1
3、4岁这年在农村的生活对肖邦的创作产生有何影响?A:看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朴实、善良,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的源泉,找到了都市里的艺术和根植在广大田野土壤中的艺术的区别。(一起读一读)Q: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创作的源泉?Q: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在看看肖邦在农村的生活经历。肖邦在农村听到了什么?A:晚上昆虫美妙的音乐会,牲口杂沓的蹄声,毫无顾忌的吼叫声,牧童近乎大声喊叫的吆喝声,牧人的歌唱。。。Q:肖邦把这些全都比喻为?A:歌手。Q:这些歌手的特点是?A:自然(板书)Q:肖邦在农村又做了些什么?A:倚着白杨树,倾听牧人歌唱;到
4、田野里,看歌手;Q:看歌手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A:追牧童 和老人谈论民歌和舞蹈 板书:(人:朴实) 过收获节Q:过收获节时,农民是如何参与的?A:游行、跳舞、盛宴、分送禾捆和麦穗花圈,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喜悦和祝贺,也发泄着不满和忧愁。Q:这展现出农民们怎样的生活特点?A:真切。板书:(生活:真切)Q:这样自然的景物,朴实的人,真切的生活,有没有让肖邦触动?他是如何反应的?A:惊讶、颤抖、痴迷…(引导学生用文中语句)这一切都使他惊讶不已那些忽远忽近的歌声能使他激动得身子微微颤抖看一看那些能使他激动的歌手热烈地
5、谈论着认为是真正的艺术Q: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肖邦的这种态度?A:引用文章的语句作答。藏在庄稼地里温和地和老人交谈拖着又冷又饿的身体回到房间可以选择其中某句进行深入分析,深入理解肖邦的思想。如“又冷又饿”:投入(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Q:正是这自然的景物、朴实善良的人、真切的生活,给了肖邦极大的触动。我们再来看刚才的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的源泉?A:自然的景物、朴实善良的人、真切的生活师:也正是在农村和下层劳动人民交往的这个契机,肖邦找到了他的创作源泉,把这种创作源泉成了他一辈子受用的东西,最终
6、成为了世界级的音乐大师。三、探究(20′)小辩论:都市里的艺术和根植在广大田野土壤中的艺术有什么区别?你更热衷于哪种?区别:题材创作者背景主题接受者群体(小众与大众)…如果学生无法回答,老师可以先播放帕瓦罗蒂和菜花甜妈的视频片段,来启发学生。学生讨论,老师引导老师总结:给学生看两个达人秀的视频:帕瓦罗蒂以及菜花甜妈。无论是都市艺术还是乡村艺术,都只是不同的形式,是并行不悖的。正是看到了乡村艺术独特的风格,肖邦才产生了为民族、为人民创作的激情。少年的志向与激情是最难能可贵的,很可能会指引人的一生。很多最终获得成功的人,都坚
7、持了最初的梦想。作业:(5′)v抄写词语和词语解释v预习:《给女儿的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