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02849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4
《中国传统道德的生成路径及其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道德的生成路径及其启示摘要:中国传统道德是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研究中国传统道德生成的逻辑对当前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中国传统道德生成的路径是: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寻求道德的自然基础;按人的自然性不断推演出道德原则;最终又归于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中,达到一种永无止境的升华。面对当前道德建设的种种困境,我们应回首中国传统道德生成的智慧,重视社会道德建设的现实性和实践性;重视社会道德建设的逻辑推演;重视社会道德建设中榜样的作用。关键词:中国传统道德;生成逻辑;道德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
2、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的产物,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但每一个国家、民族的道德传统也是新道德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历史基础。中国传统道德就是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居于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1]p34研究中国传统道德生成的逻辑对当前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本文试作分析。一、中国传统道德中道德生成的路径中国传统道德有其特殊的生成路径: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寻求道德的自然基础;按人
3、的自然性不断推演出道德原则;最终又归于自然的境界中,达到一种永无止境的升华。(一)“天人合一”——中国传统道德生成的基础和最终目标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是从人与天地为一体即“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思维起点的。中国自先秦以来就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明确观念,认为人与天地自然不可分割,儒家的《周易大传》以“天”、“地”、“人”为“三才”;道家的《道德经》以“道”、“天”、“地”、“人”为“四大”;在此基础上,儒家和道家都重视从“天道”和“自然之道”中体悟和构建“人道”。孔子认为“正名”是实现社会秩序良好的第一要务,而“正名”的思想来源于对自然
4、生生不息规律的体悟;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p135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统一的观念出发,从对自然的体悟中形成了一系列传统道德精神: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p289中发展起来的自强不息,不断革新的精神;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p289中发展起来的厚德载物、仁爱精神;从“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p128“反者道之动。”[2]p139中发展起来的中庸精神;从“6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人道恶盈而好谦”。[2]p288中发展起来的谦卑精神;从“有天地然后
5、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4]p230中发展起来的人伦精神……“天人合一”不仅是中国传统道德生成的基础,也是中国传统道德追求的最高境界。冯友兰“以人的人生觉悟程度为根据,把人的境界分为四等:第一是自然境界,第二是功利境界,第三是道德境界,第四是天地境界。……道德境界和天人境界是冯先生所推崇的境界,特别是天人境界,他视之为‘天人合一’、‘我’与‘非我’合一,以及主观与客观合一的境界,只有‘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5]p155-156冯先生所推崇的“圣人”与古人所推崇的圣贤、君子的道德
6、修养论,是一脉相承的。“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是一个没有明确概念的最高完善。自然的基础和这个目标的确立,使得中国传统道德极易被接受和实践,也让中国传统道德的追求有了生生不息的源泉,“他们教导后世:只有在达到至高无上的完善时,人才能停下脚步,这就是说,人绝不会停留在任何水平上。……这就是源泉。”[6]p153(二)“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中国传统道德生成的思维方法中国传统道德的思维方法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类推的方法。“由近及远”即《易传》里所说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4]p205从认识自己开始,“推己及人”。子
7、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7]p164墨家也有“为彼犹为己”的思想,主张“为人之国,若为其国……为人之都,若为己都……为人之家,若为己家。”[2]p76这种“推己及人”的方法贯穿于整个中国传统道德的逻辑中,从整个社会看,家是中国传统道德类推的起点,“由近及远”的推论从家开始,推及国,再推及天下,最后推及宇宙、万物。“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8]p10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7]p6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心”
8、、“道”、“德”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心”即“为道之心”,“内修于己为德,外措施与人群为道。”“人道必本于人心”。仁心是人性所固有的特性,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一种温情与善意,而这种温情与善意“先发而可见者为孝弟,故培养仁心当自孝弟始。”[7]p6-7这种思维方法符合人的道德需求和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