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01901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2
《《羌村三首(其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羌村三首(其三)》教学设计学校: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年级:九年级下册教材:人教版学科:语文执教者:郑明雯时间:2017年5月16日【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通过诵读,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3、通过本诗的学习,了解杜甫古体诗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通过本诗的学习,了解杜甫古体诗的艺术特色。【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归纳法等。【学情分析】在近些年的中考语文考试中,古诗词鉴赏一直占有一定的分值比例,而且难度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完善,已成为中考备考的一个亮点。但古诗词鉴赏,对众多的
2、学生而言都是一个薄弱点,因为初中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不高,对古诗词掌握理解程度距离新课标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古诗词方面仅能达到的是背诵默写,对于赏析此类题学生很是棘手,即使是初三的学生也很少有人能做出正确地解答。所以,无论从教材角度,从中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已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教学过程】一、导入穿越历史的烟云,回到曾令人神往的大唐王朝,有位诗人,他生不逢时,大半生因连年烽火而颠沛流离,贫病交加。目睹国破山河、城春草木的萧条景象,他的眼里常含泪水;虽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仍发出“安得广
3、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浩叹,他为国而生,为民而立;《三吏》《三别》的不朽,和“诗圣”一样流芳百世。请同学们猜一猜“连年烽火”指的是哪场战乱?(生答:“安史之乱”)“诗圣”是哪位诗人?(生答:“杜甫”)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近作者,去感知他的苦难,去体验他的伤痛,那就是《羌村三首(其三)》。二、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通过诵读,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3、通过本诗的学习,了解杜甫古体诗的艺术特色。三、知人论世1、复习杜甫文学常识。2、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四、读古诗,懂诗意1、先自读《羌村三首(之三)》,读准字音,把诗读顺畅。2
4、、借助工具书,通过自学掌握文言实词,通过合作学习翻译全诗。五、读古诗,知内容思考:这首叙事诗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主要写邻人送酒及诗人致谢。五、读古诗,说特色本首诗主要抓住典型的生活情景与人物心理活动,语言上毫无夸饰,却显景实情真。请简要分析。六、读古诗,悟诗情1、从父老的言行中你知道到了哪些内容?(结合诗句品悟)明确:①乡亲各自携酒相赠,前来庆贺杜甫还乡,体现民风淳朴,众乡邻热情好客;②乡亲们再三表示歉意拿不出好酒,并说明原因,点出唐代“安史之乱”的危害,再现世乱飘荡,兵革未息,儿童东征,妻离子散、农事无人耕作的现实生活。2、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
5、情?(结合诗句品悟)明确:①对父老在艰难之时仍能救助的感激;②自己未能为国家为乡亲造福出力的愧疚。③对自己悲惨遭遇的慨叹;④对时局的忧虑等。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明确:本诗展现了杜甫回家省亲时的生活片段,叙述邻里携酒深情慰问及诗人致谢的情景。通过父老们的话,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安史之乱中黎民苍生饥寒交迫、妻离子散、朝不保夕的悲苦境况。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七、拓展迁移结合本诗,并联系所学过的《杜甫诗三首》,说说杜甫诗歌反映的思想内容。参考:①不畏艰险,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如《望岳》。②关心民生疾苦,同情百姓,鞭挞统治者罪恶,如《石壕吏》。③
6、反对战争,渴望祖国统一,渴望和家人团聚。如《春望》、《羌村三首(其三)》。④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奉献精神。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看画面,背古诗比一比,看谁背得快,背得准。九、结束语他饱蘸征夫的血,农人的泪,离乱的愁,家国的恨,写下了一部大唐的史诗。他因国破而忧伤,他因民生而落泪,这就是诗圣杜甫。他那灰色暗淡的人生成了中国最坚实的一道城墙,他永远是这个民族的脊梁。既是文学的丰碑,亦是人格的丰碑。十、布置作业1、背诵《羌村三首(其三)》;2、本诗主要抓住典型的生活情景与人物心理活动。请你选择其中一个画面,通过大胆想象,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片段。十
7、一、板书设计羌村三首(其三)杜甫(唐)叙事艺术特色意外值客父老送酒诉说不幸感慨致词生活情景人物言行心理活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