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登鹳雀楼 2(1)

17登鹳雀楼 2(1)

ID:42898962

大小:7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17登鹳雀楼 2(1)_第1页
17登鹳雀楼 2(1)_第2页
17登鹳雀楼 2(1)_第3页
资源描述:

《17登鹳雀楼 2(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教案课题17登鹳雀楼备课主讲人周平珠执教老师上课班级设计思路: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节课学生要通过读、想、议、画、比、写等形式,主动地探求知识,进入古诗的意境。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积极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

2、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幻灯学生:画纸、彩笔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学活动预设:(一)导入新课,破题质疑   1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和对题目的理解。   2简介《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3师介绍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的原因,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登上高处远眺的所见和心理感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2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   4在学生理解字义

3、的基础上,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5师配音范读,学生思考:哪两句诗是写景的?哪两句诗是写作者的感想的?  (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2自由读。   3指名读。   4电脑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

4、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   7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8二次备课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页二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教案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画。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9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四)总结全文,拓展廷伸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

5、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   3师小结。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页二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教案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活动预设:一、复习。   1、出示生字:登,指名分析字形,说说偏旁名称。   2、指名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引导用生字组词。     楼(楼层高楼楼房钟楼)     依(依靠依依依山傍水)     尽(尽头用尽尽力穷尽)     入(进入入门出入)     穷(穷尽贫穷穷苦)   3、教学字形。     指名分析字形,说说记忆方法。     讲解"欲、登

6、、楼"的笔顺。   4、指导书写。   5、学生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抄写。    山白日千里目    海黄河一层楼   2、根据诗意说出诗句。     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傍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了。()     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再登上一层楼。()二次备课教学反思: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