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90068
大小:83.9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2
《菱形的判定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菱形的判定》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菱形的两种判定方法“定义法”和“四边相等法”,能用这两种方法证明菱形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菱形判定方法及其应用的过程,体验画图、观察、猜想、分析、证明、概括的学习方法,培养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3)情态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认真审题、分析的习惯。二、教学重点菱形的“四边相等”判定方法的探索与应用。教学难点选用菱形的判定方法证明菱形问题。三、教法引导发现法学法画图、观察、猜想、分析、证明、概括四、教学具尺规、矩形纸片、剪刀五、教学过程(一)教学基本流程回忆菱形的定义与性质
2、菱形判定法“定义法”菱形判定法“四边相等法”由菱形性质猜想”四边法”应用证明猜想8(二)教学情境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兴激疑回忆什么叫菱形?其性质有哪些?思考根据菱形的定义可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是菱形。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判定菱形吗?菱形的性质对寻找判定菱形的方法有什么启示呢?学生回忆学生思考、讨论温故知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指明学习的方向,避免盲目。8学法指导,探索新知思考对于一般的四边形,如何寻找判定它是不是菱形的方法呢?由菱形的性质“四条边都相等“,你可能会想到: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试着画一画。猜想大家画完图后,与周围的同学
3、讨论,猜一猜结论是否成立。学生试着动手画图。学生与周边同学讨论,猜想结论是否成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画图能力。活跃学习氛围。8学法指导,探索新知证明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即: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CD=DA.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D引导分析:连结BD,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用菱形定义法可证到四边形ABCD是菱形。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充分思考、讨论证明思路,并尝试写出证明过程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证明思路,并尝试写出证明过程,培养学生证明能力。概括由此你能得到判定菱形的一种方法吗?学生概括出判定菱形的一种方法:菱形的判定定理1四条边
4、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思考上述判定方法的条件能否再减少一些呢?有三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吗?试着画一画,相信你很快会发现,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学生动手画图,并谈发现。学生通过画图,能进一步理解菱形的判定定理1,并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个人动手画图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可以示范指导。至此,初步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1。8动手实践,明确强试一试例4如图19.2.9,在矩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四条边的中点,试问四边形EFGH是什么图形?并说明理由.(投影)HEFGADBC图19.2.9点拨:本题的四边形EFGH的四条边分别属于矩形四个
5、角上的三角形,根据题中的条件能否证到这四个三角形全等?若能证到,应选用菱形的哪种判定方法证明四边形EFGH是菱形?老师根据学生的口述,写出分析过程和解题过程。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充分思考,讨论交流问题,并观摩老师的板演。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充分思考、讨论交流问题,并观摩老师的板演,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选用菱形的判定方法,从而初步突破本节难点。8化8练一练1、你还记得做过的剪纸探索吗?如图,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着虚线剪下,打开,你发现这是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即菱形。现在你能说明其中的理由吗?(第1题)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A
6、D,∠BAD的平分线AE交BC于点E,连结DE。求证:四边形ABED是菱形。ABECD(第2题)点拨:四边形ABED已有一组邻边相等,即AB=AD,你能利用本题所给的已知条件证到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吗?若能应选用哪种菱形的判定方法证明四边形ABED是菱形?PABCDEF3、如图,在◇ABCD中,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PE⊥AB,PF⊥AD,垂足分别为点E、F,且PE=PF,◇ABCD是菱形吗?为什么?学生回忆剪纸对折的结果,并说明其中的理由。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充分思考、讨论交流,并独立完成第2、3题的解答过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菱形的判定定理1,并会应它解
7、决有关问题。.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充分思考、讨论交流问题,并独立完成解答过程,理解菱形的判定方法及其应用,进一步突破本节难点。至此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2。(第3题)点拨:利用题目所给的条件能证到◇ABCD的一组邻边相等或四条边都相等吗?若能应选哪种菱形的判定方法证明◇ABCD是菱形?谈体会或收获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比如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与技能?知道可用什么方法去学习?学生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或体会。让学生谈收获或体会,一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主要知识与方法,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8二来看看学生在培养思维品质、个性、品德等方面有什么收获,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心理
8、素质。至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