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89671
大小:3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3
《茶小词39程盼《水调歌头》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十九课水调歌头(宋·方岳)茶亭镇中心小学程盼一、教材分析《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词卷)》第三十九课分别选录了宋代方岳的《水调歌头》、宋代周密的《闻鹊喜》两篇词作。课文以词、译解、导读、插图四板块形式组成,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诗词时,培养其词文对照读、图文对应读、名家点拨读三种学习方法。晓词牌、识格律、明词意、察词情、习写法是国学教学的重要课程目标,教材使用时,灵活处理教材,采取以同词牌名为主题的教材主线,构建以方岳的《水调歌头》为主轴,以毛泽东《水调歌头》为辅助,采取“扶”与“放”结合的方式,把教材内容中所包含的词牌形成、格律规则
2、、用韵规律、达情手法等方面的内容,运用引、插、拓三种资料补充方式,引权威解读以晓其源,插时代背景以入其情,拓同类词体以悟其法,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为学生的学习构建由感性到理性、由物象到意象的发展阶层。二、目标设定1、初读词文,读准词文中的生字新词,尝试根据节奏进行朗读,并能运用气息,按情感表达的需要,轻重缓急地进行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词韵的回响,并找出韵脚。2、结合译文再读词文,理解词文所表达画面与意境。结合插图与时代背景,联系“芦叶篷舟千里,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理解词人当时的心境。3、根
3、据“水调歌头”词牌的解说,再读词文,并观察词文的句式与押韵,找出“水调歌头”这一词牌的句式押韵规律。结合“水调歌头”同词牌名的词,验证这一词牌的格律特点。4、引导学生运用词的表达句式与表达手法,根据词牌格律,结合词意填词仿写。三、策略构建为了充分贯彻国学教育中传承与弘扬并举的教育宗旨,国学诗词教学诗以晓词牌、识格律、明词意、察词情、习写法五项技能为教学目标,遵循读、思、悟、练四能一体化发展的培养思路,加强朗读、思考、感悟、用法的整合,巧妙运用引、插、拓三种资料补充方式,广开学生视野,构建读中启智,思中明法,悟中察情,练中习法的
4、课堂流程。四、流程设计(一)、渲染导入古人言:诗以言志,词以达情。词一直以其长短结合,平仄相谐,音韵回旋的格律形式,倾诉出词人悲欢离合与凌云壮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水调歌头》,带上联想与思考,一同在这平仄起伏的回响中,感受词的格律之美,重温词人的内心情怀。(二)、读文晓韵1、初读正音(1)、出示《水调歌头》词文,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上两遍,注意第一遍要读准字音,第二遍要读通顺。(2)、请一学生读词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字音要读准,要读通顺。(师生共同正音:倚、羹、敛)(3)、全班同学齐读词文。2、划分节奏词可以配上音乐唱,音乐
5、之所以悦耳动听是因为曲子的起伏变化,因此我们在读词的时候也要读出词的跌宕起伏,抑扬顿挫。我们在朗读的时候首先就要注意要处理好停顿,我们一起来试一试。(1)、出示例句: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在停顿处理上你会怎么读?)A、指名学生试读,教师予以评价指导。(师范读后学生再读两遍)B、接着请几名学生读,教师再适时指导:读词文要做到声断气相连。(教师师范读后学生再读词文)C、全班齐读例句。(教师评价)(2)、试读全词带着这种方法,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水调歌头》,像老师一样画一画朗读的节奏,做到不把词读破。A、指名学生试读。B、教师
6、出示已划分好停顿处的整首词,全班学生齐读。3、掌握轻重(1)、读词,不但要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轻重变化,现在请同学们听教师范读,看看你们能发现老师在轻重处理上有什么规律。师读第一句。(学生听)(出示例句)学生交流。(2)、教师指导读法:读诗词时平声字读得轻而缓,仄声字读得重而急。(平长仄短、轻重缓急)(3)、现在请你们按照平长仄短、轻重缓急的读法来试试读词文。男生读上阕、女生读下阕。(教师予以评价指导)4、体会音韵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师刚才范读第一句时,有一个平声字读得比较重?(生:空)其实词文中还有和它一样读法
7、的字,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注意句号前面的那个字。)生汇报:红、鸿、中、峰、翁、雄、风。教师小结:这些字就是词文的韵脚(平韵),上阕押“ong”韵、下阕押“eng”韵。在朗读时,韵脚要读得重而长。全班齐读,在已经掌握的读法上突出韵脚的读法。(三)、会文悟情1、会文知意这首词意境丰满。词人通过对山色,身世的描写,融抒情、议论为一体,含义深广,具有一种淡淡的感伤色彩。扬州西北的平山堂,是欧阳修在这里任知州时建造的。登堂遥眺,江南金、焦、北固诸山尽在眼前,视与堂平,故取名“平山”。一个世纪后,方岳身处平山堂,俯仰江山,缅怀先贤,不
8、禁诗思如潮,就以苏东坡《黄州快哉亭》词的韵脚,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词人在画面中说感受,在想象中抒感叹。词人有何感受、有何感叹呢?师配图配乐(师生对读:师描述意思,生读相对应的词文)2、析词悟情站在平山堂上,看着眼前的美景,词人有何感受、有何人生感叹呢?A、芦叶篷舟千里,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