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ID:42889624

大小:6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_第1页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_第2页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_第3页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_第4页
资源描述: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8.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法)武安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数学任星飞教学任务分析教材分析消元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要体会一种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为以后的降次的方法提供学习的模式,也为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提供依据,所以是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分析学习了代入消元法后再学习加减法,对学生来说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由于还是一种新的方法,学生的基础也薄弱所以也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做好复习巩固后才慢慢的引入。教学目标[来源:Zxxk.Com]知识与技能[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1、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

2、次方程组.[2、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来源:学。]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让学生体会消元思想的应用,经过引导、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理解根据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感受加减消元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重点正确使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教学过程设计环节问题与情景师生行为设计意图复习回顾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2.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的一般步骤.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回顾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加减消元法与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3)(4)完全一样,为加减消元法做铺垫。自学尝试出示自学指导1.观察P94思考1的未知数y的系数有什么特点?2.观察P94思考2“①+②”的作用是什么?3.自学例3时重点看第一和第二步,理解①×3和②×2的目的是什么?4.例3中的“③+④”的目的是什么?5.归纳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学生自学5分钟教师巡视指导.把知识点问题化,从而使知识点的难度降低,使知识点更具体,帮助学生自学。合作交流1.P94思考1的未知数y的系数相同2.P94思

4、考2“①+②”作用是消去y。3.例3中①×3和②×2的目的是使得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4.例3中“③+④”的目的是消去y。5.(1)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若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不相等,也不互为相反数,就用一适当数去乘方程两边,把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相反.(2)把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减或相加,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4)将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的任意一个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5)写出方程组的解。学对学4分钟各个组员先展示各自结果,对有疑问的地方组长组织讲解,重点是步骤的总结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

5、动性、调动各小组同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学习习惯。自学检测请同学们思考下列方程组如何消元(1)(2)教师提问方程组(1)想消去x怎么做,想消去y怎么做?方程组(2)想消去x怎么做,想消去y怎么做?只说方法不写过程检验学生自学效果加深理解:学生观察,思考:(1)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应具备什么条件?(2)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1)(2)(3)(4)教师等待1分钟.学生展示后师生一起总结:①变形②加减;③求解;④写解发现使用加减消元法的未知数系数特点。规范步骤掌握一般方程组

6、的解法.自学尝试尝试练习1、用加减消元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1)(2)2、已知求x+yx-y学生上黑板板演.师生共同规范解题过程第二题学生展示不同方法规范解题过程这种题目不刻意求难,又不强调技巧和过分形式化,力求将知识有机结合,体现了对数学本质理解的考察。课后拓展作业:1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满足3x+2y=19,求m的值。P98习题8.2第3题板书设计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法)1、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1)、(2)、(3)、(4)、教学设计说明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

7、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和用的上的知识。同时,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逻辑思维不强,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教师的“启发引导”;在学法上突出学生的“探索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创造,强调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重视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习题灵活多样,可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均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开放、和谐的氛围中。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