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 教案1

短文两篇 教案1

ID:42887589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短文两篇 教案1_第1页
短文两篇 教案1_第2页
短文两篇 教案1_第3页
短文两篇 教案1_第4页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 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短文两篇》教案1【教学目标】  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  2、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  2、理解作品的主题。【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旸谷(yáng) 一撮灰(cuō) 皓月(hào) 妲娥(é)  2、解释下列词语:    皓月:明亮的月亮。    露台:晒台。    旸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yáng,日出。二、导入  无数人咏叹太阳和月亮,留下了美好的诗篇。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对

2、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作者简介:巴金(1904~),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早年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学习,后赴法国巴黎学习。回国后长期从事著译。曾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中篇小说《憩园》和随笔集。其散文思想深刻,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三、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作品的主题  让学生交流读后心得。四

3、、精读《日》  学生朗读《日》一文。  思考:文章按怎样的思路展开的?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这篇散文诗仅仅250余字,却浓缩着丰富的感情,它像一团火,炙烤着读者的心灵。  开头两段,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形象化,先是赞美飞蛾,因为它是为追求光和热而被灯火烧死的,接着又怀念夸父,因为它是为追赶日影而渴死畅谷的。这是作者思想感情形象化的表白,他所歌颂的是追求光和热的执着态度,是为了得到光和热不怕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飞蛾和夸父的形象,是作者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  三、四两段,对追求光和热的献身精神正面

4、展开议论,指出了生命是可贵的,但为了追求光和热应该不怕牺牲,并且还指出追求光和热的目的是为了给人间争得光明与温暖。这里渗透着进步的价值观、生死观的理论原则,言简意赅,发人深思。  第五段,作者又进一步明确地表示自己的决心。自己愿作人间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飞向日球,失去知觉,化为灰烬,在所不惜。这是作者庄严的宣言,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热情洋溢、感情奔放是巴金作品的突出特色,《日》一文便是凝聚着炽烈的热情的佳作。作者歌颂了不顾一切追求光明的精神,表露出不可遏制的为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思想,表达了为国家、为人民发光、发

5、热,直到烧成灰烬的决心和意志。它蕴含着哲理,奔涌着热情,堪称“字挟风霜”、“声成金石”的艺术精品。五、指导学习《月》  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月》。  学生自由朗读《月》,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提问: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月亮在文章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  相关的描写句子有: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我望着明月,

6、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  “月的光是死的光。”……  作者笔下的月给人的是寒冷、阴冷,让人冷静,不同于日带来的热情洋溢。  学生交流写月的古诗文,进行整理归类:  1、月,呈现不同的形态: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2、月,撩拨

7、满腹的愁绪: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3、月,包含着瑰丽的想像: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六、组织学生讲神话故事  如“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小组

8、之间进行比赛。七、小结  《短文两篇》是巴金建国前创作的散文诗。它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  《日》表现作者热情洋溢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日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  《月》则表现作者细腻幽静的一面,作者赞颂妲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