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85296
大小:27.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有关文学常识及本文写作背景、掌握重点实词。2、通过反复朗读、指导阅读提升朗读能力和情感体验。3、理解苏轼因政治失意,手足分离而心情抑郁惆怅,最终心胸开阔豁达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二、学情分析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利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三、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反复吟咏、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意象,进而了解词中的意境。难点:联系作者身世处境
2、,结合词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四、导入高天上的一轮明月,阅尽了古今变迁。人事纷扰、悲欢离合。因此,借月咏怀之作世代不绝。苏轼的水调歌头一出,技冠群芳成为领衔制作。千百年来,人们在花前月下与朋友相聚吟咏着它,在异地他乡思念亲人吟咏着它。它承载了时间诉不尽的豪情与离怨。让我们一起走近苏轼走近《水调歌头》。五、作家及背景介绍(预习检测)1、作家作品2、写作背景。小序3、词4“水调歌头”曲牌5、重点词六、初步阅读整体感知1、齐读。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律。2、学生范读(生生评价)3、看朗读提示(韵脚延长音)欣赏诵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意境并在
3、头脑中刻画。4、配乐精读,读出情感。七、小组合作自主分析(一)自主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大意。(二)欣赏、品味。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接下来我们慢慢欣赏品味。1、同学们中秋夜面对圆月你曾经有过哪些疑惑?苏轼又有怎样的疑惑?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夜月自然是主角,前人面对无限时空一轮孤月早已产生了疑问。“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从李白的诗中变化而来,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接着这一句又有了下一问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一步,对明月
4、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一层。2、既然天上宫阙如此美好,当然会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想要归去哪里?琼楼玉宇也就是天上。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3、真的要归去了,心里又有怎样的变化了呢?恐。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词人又有些犹豫了,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4、“胜”是承受经受的意思,面对这样沉重的负担词人能做的是什么?起舞弄清影。作者的遐想越来越飘渺而不终不得弃绝人世起舞弄清影,在月光下自我欣赏。何似在人间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表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为什么”
5、照无眠“?失意、难受。怀弟3、作者是怎样面对这样的境况的?(原句回答)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好像是对月有怨怼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4、诗人将满腔愁结倾向月儿不禁发出了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里的全是什么意思?此事又是什么意思?成全;人的欢合,月的晴圆。自然和人有一样的规律,道出了哲理。5、“难全”这个词如果放在正常人身上可能是失意的但是在作者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呢?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做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最后水到渠成的唱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放达宽慰之语。6、
6、你怎样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美好的月光之下,虽然不能团聚也能有所安慰了。(三)综合提升1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联系何在?上阕:望月(写景)借景抒情下阙:怀人(抒情)情景交融2、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虚景:宫阙、琼楼玉宇八、综合提升1、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方面?2、哪句话抒发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九、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望月寄托了对月的赞美与向往,更写出了对人间热爱,对亲人的思念郁结之情终会转变成乐观的旷达,深邃的哲理趣味在行云流
7、水的语言和美妙的意境中自然呈现出来。最后我们和着音乐一起来演唱这首《水调歌头》。十、飞花令对月的诗句十一、作业写出含“雪”的诗句十句(包含作者作品名称)阅读另外苏轼的《水调歌头》作品十二、板书设计上阕:望月(写景)借景抒情下阙:怀人(抒情)情景交融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