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际沟通中批评的原则

浅谈人际沟通中批评的原则

ID:42873517

大小:2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3

浅谈人际沟通中批评的原则_第1页
浅谈人际沟通中批评的原则_第2页
浅谈人际沟通中批评的原则_第3页
浅谈人际沟通中批评的原则_第4页
浅谈人际沟通中批评的原则_第5页
浅谈人际沟通中批评的原则_第6页
浅谈人际沟通中批评的原则_第7页
浅谈人际沟通中批评的原则_第8页
资源描述:

《浅谈人际沟通中批评的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人际沟通中批评的原则摘要:没有人喜欢被批评。但在沟通过程屮批评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沟通方式。如何做到在批评他人的同时不伤害双方之间的关系,同时乂使批评起到改变他人行为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正确把握批评的原则。端正心态、摆止位置、淡化结果和找对路子,都能使批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沟通批评原则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批评的事情。这里所说的批评,主要是指一方向另一方指岀所认为的缺点和错误,也包括对缺点和错误提出的意见。批评作为名词是静态的,而作为动词则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在人际沟通中常常带来一些负面的效应。比如被批评者

2、会因为受到批评而愤怒,强烈反击批评者;比如批评者会因为对方的错误不能忍受而态度激进,从而使被批评者十分不快;比如明明是错误的的行为,被批评者也知道不对,但拒绝改变。批评的行为一旦被引入这样的场景,批评就演变成双方争辩或者争斗的较量,人际关系大打折扣,处理不好还会形成积怨,影响工作和生活。据《屮国青年报》2011年09月22日报道,屮国青年报社会调查屮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155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94.6%的受访者确认,平时在批评他人时遇到过对方的抵触。57.3%的人表示身边很少有能虚心接受批评的人,其中20.

3、0%的人表示“非常少”。仅12.9%的人认为这样的人还比较多。从这组数据来看,批评受阻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它表明,对于來自负面的评述,人们更愿意得到正面的肯定。如果我们在批评的过程中面対被批评者不肯接受的态度一味地加以指责,未免有强人所难之嫌,至少是不理智的。有研究表明,批评之所以不受欢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批评是一种攻击。批评是对一个人行为或思想的否定,被否定者基于保护的本能,一般都会有抵制的反应,所以,基本没人天生就爱接受批评。其次,批评伤及自尊。对大多数人而言,批评常常带来沮丧的感觉,是对个人能力的挑战,特别是公开

4、的批评,被批评者的感受是“面子”丢失,如同被他人剥去衣服,无地自容。即使很多批评木身不无道理,为了保存自己的“面子”批评也会遭到被批评者的排斥。沟通中的批评之所以存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批评能点出我们忽略的错误,能唤起我们高尚的内在情感,促使我们做出符合环境需要的选择,这样就能避免不好的后果产牛。基于这样的认识,批评在沟通中是需要的。只要我们掌握沟通过程中一些批评的原则和技巧,批评就不会带来人际关系的紧张,反而更能促进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毕竟错误是越少越好。要让批评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使用批评这个工具的时候应该把握以下几

5、个方面的原则:一、端正心态为什么要批评他人?这是我们在做出批评选择时必须要想清楚的。我们可以把它称作是批评的岀发点。出发点很重要,如果不能明确,就有可能把批评变成发泄或者是挑衅。许多人都认为,我们批评他人是为了帮助他人改变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是为了他人的利益着想。问题是,不少批评者在批评他人的时候总会带有非常不愉快的情绪,有的还会使用暴力性的语言。女口:“你真是个饭桶”、“你是最让人不可理喻的东西”等等。最常见的就是使用反问句:“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你不觉得这样很丢人吗?”“你象个正常人吗?,'等等。由此看来,批评者就不

6、是在为他人着想,而是在释放自C不满的情绪。Z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主要原因还在于批评者内在心理的不成熟。因为我们对对方的思想和行为带给我们的困扰无法心平气和地接受,感觉自己的意志无法左右局面,甚至会有被他人忽视和不尊重的心理反应,所以在表达的时候就会失控,不仅不是为他人着想,反而更像指责和争斗,言语之间伤人伤己,从而引发不必要的人际烦恼。端止心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平常心看待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特别是那些与我们自身相关的人际关系。每个人的的思维方法不同,世界观、人牛观也各不相同,因而会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当我们在与

7、他人共同协作的时候,面对我们无法理解的想法或者违背我们个人意志的行为,最理智的做法就是用同理心去思考和倾听,这也是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我们所说的“沟通中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可以成为我们思考问题和提岀批评指针。如果我们把问题放在一个尽可能客观的背景里去放大观察,用正面的思维来解读他人行为,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个人情绪上的稳定,而因此对他人提出批评时,态度就能平和,语气和言辞都能避免激进。如果在双方的谈话结朿时,能加上一句诸如“我希望我们今天的谈话是建设性的”或者“很高兴你能倾听我内心真实的想法”等等,批评就有可能转化成加深

8、相互了解的捷径。二、摆正位置批评有指导和教诲的含义。普遍的心理认识是,批评者的资格很重要。上对下的批评比较容易展开,年长者对年幼者的批评也好接受。不可否认,我们的声望、身份、地位、年龄都对我们的批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尽管我们一直提倡“畅所欲言”、“有则改Z,无则加勉,”鼓励对不良的行为和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