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PPT课件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PPT课件

ID:42847660

大小:309.32 KB

页数:78页

时间:2019-09-24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PPT课件_第1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PPT课件_第2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PPT课件_第3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PPT课件_第4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心理健康的标志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评估标准的条件:采用任何一种因素来评价某个现象,必须具备一条件,即:所采用的因素与被评估的现象间有密切关系;只有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相关的因素才可以作为评估心理健康的指标.许又新的心理健康评估三标准 (评估心理健康的三类标准)◆体验标准

2、: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作评估;良好的心境和恰当的自我评价。◆操作标准: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作评估;◆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作评估。衡量心理健康时需将这三种标准联系起来综合考察。郭念锋关于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十标准1.心理活动强度:指对突发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2.心理活动耐受力:指长期经受慢性精神刺激的能力;3.周期节律性:指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的内在自然节律;4.意识水平:指精神活动的专注水平,以注意力品质作为指标;5.暗示性:指一个人的思想和情绪是否容易受到他人或自我的影响;6.康复能力:

3、指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7.心理自控能力:指对情绪表达、思维过程及行为方式的自我调控能力;8.自信心: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9.社会交往:正常社会接触、人际交往的能力;10.环境适应能力:面对变化的环境条件,应对、自我完善和完善的能力;◇主动适应:积极地去改变环境和自我;◇消极适应:躲避环境的冲击.相关概念的区分(心理正常,心理不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正常”与“异常”:探讨“有”或“无”精神障碍”:◆“心理正常”:具备正常心理功能,即:不包含有精神症状的心理活动---无精神障碍◆“心理异常”:有典型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有精神障碍心理

4、“健康”与“不健康”:在正常范围内讨论“正常心理”水平的高低和程度如何---心理正常范围内心理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心理不正常:确诊的神经症人格障碍各类精神病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或可疑的神经症者,临床诊断上介于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两学科之间。另外,某些心理问题是在某种人格障碍的基础上发生,而精神病患者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因而,临床实践中有时两种状态难以截然分开。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不健康的人、心理正常的人。心理咨询主要针对那些没有精神疾病的人、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人、心理健康的人。健康心理:健

5、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它涵盖着一切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的心理活动;它是围绕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范围内上下动的相对平衡过程;它在某一时段内,展现着自我的正常功能。不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不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状态;是那些偏离健康常模而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是对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起着负面作用的心理活动。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是借助“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念,来探索健康问题,是医学和心理学交叉的产物;“保健、诊病、防病和治病的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至今尚是一门不成

6、熟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尚不明确.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问题;◆培养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学问题。健康心理学与心身医学的区别◆前者:侧重于伤害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活动;◆后者:侧重于心身疾病本身的诊断与治疗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征(一)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二)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三)情绪低落;(四)时间感觉发生变化,陷入一连串的往事回忆之中;(五)精神状态偏离日常状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发生改变;心理学对躯体疾病

7、治疗的意义◆具备心理知识的临床医生,从一开始就与患者建立起心理治疗关系;◆对不治之症者,心理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最大限度地延续患者的生命;◆躯体疾病患者常出现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心理治疗有利于正确的治疗和恰当的干预◆对心身疾病,有利于病因的深入理解。恰当的心理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有利于树立人道主义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开展人文主义关怀◆有利于医疗者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利于医患间的相互沟通,消除紧张和冲突,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避免医疗者不恰当的言谈举止(暗示作用导致患者心理问题),防止医源性疾病的发生。重要论断:医院中医生与

8、患者的关系应包括A医生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