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ID:27180612

大小:790.00 KB

页数:150页

时间:2018-12-01

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_第1页
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_第2页
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_第3页
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_第4页
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10/1/20211第一单元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1946)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10/1/20212本书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10/1/20213第二单元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许又新(1988)提出三个标准⒈体验标准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10/1/20214⒉操作

2、标准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量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如工作及学习效率的高低,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等⒊发展标准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10/1/2021510-5理论单选根据许又新的发展标准,评估心理健康水平时应该对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D)(A)项目(B)横向考察(C)背景(D)纵向考察10/1/20216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郭念峰(1986)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耐受性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10/1/20217

3、㈠心理活动强度指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同一刺激,反应各不相同说明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不同抵抗力低的人反应强烈,并易遗留后患,可因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10/1/20218抵抗能力主要与人的认知水平有关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就可相对地减弱刺激强度其它影响抵抗能力的因素生活经验、个性特征、当时所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10/1/20219㈡心理活动耐受力指人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耐受力差的人,在慢性精神折磨下,会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萎靡,甚至出现严重的躯体疾病耐受力强的人,

4、虽也经历着某种程度的痛苦,但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甚至在逆境中创造辉煌的业绩10/1/202110㈢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可用心理活动的效率做指标,探查客观节律的变化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若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何原因,其心理健康水平都会下降10/1/202111㈣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常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注意水平降低会影响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注意力越差,健康水平就越低,记忆力也随之更差10/1/202112㈤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易被周围环境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

5、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情绪和思维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女性较男性易受暗示10/1/202113㈥康复能力指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精神创伤后,情绪波动较大,行为暂时改变,甚至某些躯体症状也会出现认知能力、经验的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的时间也会不同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的较快,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表现的较为平静,原有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10/1/202114㈦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的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自控程度与人的

6、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一个人身心健康时,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表达恰如其分,辞令通畅,仪态大方,不过分拘谨或随便10/1/202115㈧自信心实质上是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个体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首先是评估自己的应付能力,在进行自我评估时有两种倾向10/1/202116自我评估过高盲目自信,在实际操作中因掉以轻心而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自我评价过低盲目的不自信,畏首畏尾,因害怕失败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并且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信心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标志之一10/

7、1/202117㈨社会交往是人类的精神生活得以产生和维持的重要支柱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异常心理10/1/202118一个人能否正常与人交往,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接触不良过分交往或与素不相识的人一见如故-躁狂状态抑郁状态的人,社会交往受阻10/1/202119㈩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人为了个体保存、种族延续、自我发展和完善,必须适应环境环境条件不断变化,需人们采取主动性的或被动性的措施,使自身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

8、,这一过程叫适应10/1/202120主动适应:内涵是积极地去改变环境消极适应:内涵是躲避环境的冲击生存环境发生强烈变化时,人会对它无能为力,只能韬晦、忍受,即进行所谓的消极适应消极适应是形式,其内在意义含有积极的一面,起码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上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