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数学《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上数学《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教学设计

ID:42840445

大小:11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1

人教版八上数学《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八上数学《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八上数学《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八上数学《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上数学《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教学设计课题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授课教师历口中学鲍国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ASA和AAS”判定方法。2、能初步应用ASA和AAS”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体会数学思维的乐趣,激发应用数学的意识.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AAS

2、”,并能应用它们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将掌握三角形全等的“(ASA)(AAS)”判定公理,以及能用它去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确定为教学重点。学情分析:优势:从知识铺垫上看,七年级已安排了一些说理内容,学生也基本懂得如何推理。从思维状态上看,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正由直观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能力,并且学生已有了两个判定方法(SSS)(SAS)画一个角等于一个已知角基础,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储备,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动手操作的方法探讨三角形全等(ASA)的方法。劣势:八年级的学生还有些欠缺探索的能力,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对于学生的

3、识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此之前学生所接触的逻辑判断中直观多于抽象教学难点探索“ASA、AAS”及应用。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如何引导学生探索发现“A.S.A”公理和推导出“A.A.S”定理并灵活运用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三角形纸板、剪刀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1、目前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有几种方法?师生行为:学生回忆边边边、边角边公理内容。,教师归纳。问题2、现有一块三角形玻璃不小心被打碎成如图所示的两块。请问你用哪块能去玻璃店裁出和原来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玻璃来?如何裁?师生行为:学生独

4、立思考,教师教具演示。创设情境,学生激发学习欲望,为导入新课作铺垫。活动二、讲授新课探究4: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A/=∠A,∠B/=∠B.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动手画图,裁剪,重叠,实验,并写出画法。画法:1.画A/B/=AB;2.在A/B/的同旁画∠DA/B/=∠A,∠EB/A/=∠B,A/D,B/E交于点C/.△A/B/C/就是所要画的三角形.通过学生画图、实验、操作,发现角边角公理活动三、角边角公理问题:根据上面的探究4得出什么结论?角边角

5、公理:有两角和它们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符号语言表示:在△ABC和△DEF中∠A=∠D(已知)AB=DE(已知)∠B=∠E(已知)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形成三角形全等判定的第三种方法∴△ABC≌△DEF(ASA)学生归纳结论,教师总结。活动四、角角边推论探究5:在△ABC和△DEF中,∠A=∠D,∠B=∠E,BC=EF,△ABC与△DEF全等吗?能利用角边角条件证明你的结论吗?师生行为:学生证明并得出角角边推论,教师总结。定理:两个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符号

6、语言:在△ABC和△DEF中∠A=∠D(已知)∠B=∠E(已知)BC=EF(已知)∴△ABC≌△DEF(AAS)利用角角边证明,得出结论,形成三角形全等判定的第四种方法活动五、例题解析例3已知:点D在AB上,点E在AC上,BE和CD相交于点O,AB=AC,∠B=∠C.求证:AD=AE师生行为:学生完成证明过程,教师点评。应用所学知识,规范证明过程和格式。活动六、课堂练习1.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可以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BC=CD,再定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测得DE的长就是AB的长.为什么?2.如

7、图,AB⊥BC,AD⊥DC,∠1=∠2.求证AB=AD.师生行为: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解答,教师点评。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解题技巧。活动七、课堂小结1.你能总结出我们学过哪些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吗?1.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方法。3.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就是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活动八、课外作业P44习题12.2复习巩固第4,5题综合应用第11题P例3已知:点D在AB上,点E在AC上,BE和CD相交于点O,AB=AC,∠B=∠C.求证:AD=AE板书设计: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角角边推论:两

8、个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