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1)

记承天寺夜游(1)

ID:42826916

大小:1.43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9-23

记承天寺夜游(1)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1)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1)_第3页
记承天寺夜游(1)_第4页
记承天寺夜游(1)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很杰出的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后他几经贬谪,直到宋徽宗接位,大赦天下,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至常州便病逝了,时年66岁。死后谥“文忠公”。嘉佑六年(1062年)

2、,苏轼开始为官。熙宁二年(1069)因上书反对新法被迫离京。后十年先后调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元丰二年(1079年),因有人故意扭曲他的诗句,苏轼被捕下狱,坐牢103天,几次濒临砍头之险,史称“乌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他甚至带领家人在城外东坡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之号便得于此时。元丰七年离开黄州贬去汝州。张怀民当时也被贬官黄州,住于城南承天寺。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他渐渐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

3、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承天寺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

4、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承天寺塔位于银川市城西承天寺内,俗称“西塔”,是西夏王朝的主要佛寺。始建于1050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塔通高64.5米,异常俊秀挺拔。承天寺承天寺大雄宝殿承天寺甬道承天寺庑廊陀罗尼经幢(宋)检查预习:生字解()衣藻荇()遂()至未寝()相与()Jiěxìngsuìqǐnyǔ记承天寺夜游1.mp3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5、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与中庭。户欣然愉快地、高兴地念遂于是、就寝卧、睡相与散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

6、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门想,思考步共同,一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空明清澈透明盖连词,相当于“原来是”庭院中的月光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描绘庭中月光的澄澈)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不过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惋惜无人赏月)请解释下列这些词语的含义: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相与步于中庭怀

7、民亦未寝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考虑,想到只是共同,一起睡觉于是原来翻译下列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一起游玩作乐的人。2、庭下如积水空明。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水中”交错纵横着像藻、荇那样的水草,其实那是庭院里松柏树枝叶在地上的影子。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亲密无间。请找出相关的词语加以体会。探究学习“遂至承天寺”“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但少闲人如

8、吾两人耳”叙事:地---承天寺时---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人---作者、张怀民起因---解衣欲睡,月色入户经过、结果---寻怀民,与之一起赏月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游承天寺?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夜游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欣然”“念无与为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