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壳贻贝抗菌肽的分子多样性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厚壳贻贝抗菌肽的分子多样性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27850

大小:4.26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7-08-01

厚壳贻贝抗菌肽的分子多样性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厚壳贻贝抗菌肽的分子多样性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厚壳贻贝抗菌肽的分子多样性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厚壳贻贝抗菌肽的分子多样性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厚壳贻贝抗菌肽的分子多样性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厚壳贻贝抗菌肽的分子多样性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目录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生物科学厚壳贻贝抗菌肽的分子多样性分析一、论述厚壳贻贝抗菌肽研究现状,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贻贝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它生存于富含各种微生物的水环境中,同时其本身不存在一个类似于高等动物的特异的免疫系统,长期的生存适应使贻贝发展了一套有效的防御系统,即自身能够产生大量抗菌肽,用以抵抗外来微生物的侵袭。贻贝抗菌肽因其高效、广谱的抗菌活性而成为海洋生物抗菌肽研究中的一个关注对象。贻贝缺乏特异性免疫系统,其免疫机制主要依赖于呼吸爆发机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以及血淋巴中的各种抗菌肽分子。其中,抗菌肽作为贻贝免洗系统的一个重要

2、组成部分,不仅存在于血清中,也存在于部分血细胞中。研究表明紫贻贝的血细胞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嗜碱性细胞,一种为嗜酸性细胞,其中嗜碱性细胞又分为透明细胞和颗粒细胞两种,嗜酸性细胞则只有颗粒细胞一种;Pipe等人的研究表明,贻贝的颗粒细胞可运动至贻贝受伤部位或微生物入侵部位,通过释放颗粒细胞内所储存的溶菌酶以及抗菌肽等分子来达到消灭病原微生物的目的。Mitta等人的研究也表明,贻贝防御素(MytilusGalloprovincialisDefensin,MGD)分子主要存在于贻贝的小颗粒细胞以及透明细胞中,少量存在于贻贝血清中;贻贝的另一种抗菌肽Mytilin则主

3、要分布于大颗粒细胞以及血清中;而贻贝抗菌肽Myticin则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上述研究表明,贻贝体内的抗菌肽不仅存在明显的分子多样性特征,同时,在血细胞和血清中有着不同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了解贻贝学习报批和血清中抗菌肽分子的组成特点和差异,我们以厚壳贻贝为研究对象,对其血细胞和血清中的抗菌肽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初步的鉴定。抗菌肽是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的一类多肽分子,分子量通常分布于2000~7000Da左右,由20~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1]本科毕业论文目录。低等生物由于缺乏特异性免疫系统,因而抗菌肽对于低等生物的免疫系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抗菌肽也因其高效的抗

4、菌活性而备受研究者关注[2]。贻贝抗菌肽是海洋生物抗菌肽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已从贻贝血细胞和血清中分离鉴定了四种抗菌肽家族,分别为Mytilin,Myticin,MGD和Mytimycin,主要分离自地中海贻贝(Mytilusgalloprovincialis)和紫贻贝(Mytilusedulis)[3-7]。厚壳贻贝是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的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贝类,对于其血淋巴中的抗菌肽研究目前尚不多见,在前期工作中,我们成功构建了厚壳贻贝血细胞的cDNA文库,从中克隆了Mytilin和Myticin抗菌肽的基因家族[8,9]。此外,还从厚壳贻贝血清中

5、分离鉴定了三种Mytilin抗菌肽的同分异构体[10]。为深入了解厚壳贻贝血细胞和血清中抗菌肽分子的组成特点以及组成差异,我们采取高效液相色谱以及质谱分析方法,结合厚壳贻贝血细胞的cDNA文库数据分别对厚壳贻贝血细胞和血清的抗菌肽分子组成,抗菌活性等进行了研究。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厚壳贻贝抗菌肽的分离纯化;2厚壳贻贝抗菌肽抗菌活性;解决的主要问题:1.厚壳贻贝抗菌肽分离纯化技术;2.厚壳贻贝抗菌肽活性检测方法;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研究步骤:研究步骤:一、厚壳贻贝抗菌肽的分离纯化1.查阅相关资料,做好笔记;2.仔细阅读研

6、究文献资料并翻译相关英文资料;3.诱导厚壳贻贝,收集血细胞和血清4采用高效液相法分离纯化抗菌肽6.分离得到组分送质谱检测二、厚壳贻贝抗菌肽抗菌活性的检测本科毕业论文目录1.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的各洗脱组份经冷冻干燥后,以灭菌处理的纯水溶解,经蛋白质定量(Broadford蛋白质定量试剂盒,美国Bio-Rad公司,以牛血清白蛋白做标准参照)后以纯水作为阴性对照,将各多肽组分溶液加入96孔板中,10µL/孔,样品终浓度为100mg/mL;以灭菌处理的的锡箔纸覆盖96孔板,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杂菌污染。测定菌为大肠杆菌等。8.观察并统计上述各组分抗菌活性。9.撰写论文。四

7、、参考文献[1]Zasloff,M.Antimicrobialpeptidesofmulticellularorganisms.Nature,2002,415:389–395.[2]GillD,NicholasB,AaronW,etal.Therolesofantimicrobialpeptidesininnatehostdefense.CurrPharmDes,2009,15(21):2377–2392.[3]CharletM,ChernyshS,PhilippeH,etal.Innateimmunity.Isolationofseveralcysteine

8、-richantimicrobial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