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716027
大小:18.5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0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化?农民向市民转化,是一门复杂系统的社会科学,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首要任务是走城乡统筹发展之路,为农民向市民转化打好基础。近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制度改革创新,逐步推进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建设,通过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共同进步。一、我市农民向市民转化的现实基础近几年来,我市以规划建设为龙头,着力解决农村基础薄弱、发展滞后问题,农村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1、城乡规划不断完善,确立了农民市民化的发展方向。一是抓好
2、城乡总体规划编制。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修编全市总体规划,统一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公共事业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度,并不断完善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努力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国土利用、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类专项规划的全面对接。二是稳步推进镇村规划编制。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组织编制镇村布局规划,全面完成村庄建设规划和平面布局规划编制任务。三是积极编制“一区四园”规划。本着“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工业化发展理念,围绕建设新型滨江生态工贸城,以调整布局、提升层次、搞活投资为目
3、标,编制了**经济开发区、虹桥工业园区概念性规划和**经济开发区行政商务中心、黄桥工业园区、城东工业园及配套服务区、虹桥新城、农产品加工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打造了农民市民化的发展平台。全市加强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确定了第二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新增建设用地分配方案、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空间布局方案,合理布局城乡各业用地,加快“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大力实施沿江一体化开发建设,不断加大沿江岸线、码头和其他各类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立联动开发机制,推动沿江开发向纵深发展。全市确立了“三城四片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格
4、局,突出中心城市的发展核心作用,加快建设黄桥小城市和虹桥新城,实行“一体两翼”统筹发展,放大东西两极的辐射力、带动力。3、农村环境不断优化,创造了农民市民化的宜居条件。我市着力调整、优化交通发展布局,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发展的重点,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等级,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从2003年以来,全市共新建和改造市、乡、村各等级公路1600多公里,改建各等级公路桥梁180多座,累计投入10多亿元,全市所有的行政村都实现了等级公路通达。积极开展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抓手的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
5、通过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卫生镇、生态村、卫生村、康居示范村、清洁文明生产企业,推动全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断上台阶。继2005年创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6年创建成江苏省生态农业市后,我市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生态镇,2个省级卫生镇,7个江苏省环境优美乡镇,20个省级生态村。4、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彰显了农民市民化的本质要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险种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81万人、17.95万人、8.19万人、13.96万人和9.92万人,**、黄桥两镇居民基本实现医保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所有行政村,参保缴费14.2万多人,
6、累计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5.4万人,覆盖率达80%。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提升了农民市民化的建设水准。全市加大教育改革发展力度,切实强化教育管理,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有效促进教育均衡。全市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8.6%,小学巩固率保持100%,初中巩固率达99.9%,初升高入学率为97.6%。通过财政投入、吸引民资、社会捐赠等多种途径,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乡镇文化站建设,新增乡镇文化阵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了村文化室,建成“农家书屋”200多个,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以争创省“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为
7、主线,着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0:110.32,出生率为4.8‰,人口自然增长率-1.13‰。医疗扶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累计建成达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28个。二、农民向市民转化的制约因素由于历史的长期积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别,要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化,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1、制度缺失。在城市化建设中,权力和利益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分配失衡,农民没有真正的土地所有权,政府通过推进土地占补平衡政策获得用地指标,招标拍卖获得的土地出让收入相当可观,但最大的收益者不是农
8、民。失地农民在户籍转换的过程中,虽然户口转成非农,却没有得到市民的同等待遇。显然,农民向市民转化中,还存在制度缺失问题,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服务均等化还处于起步阶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