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

ID:42712063

大小:7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0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_第1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_第2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第19,20页“比例的应用”。设计背景本节课主要是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比例。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四年级时已经学习过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也是本节课的重要学习基础。这节课的学习既要帮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思维过程,也要引导学生理解“根据比例的意义写出比例,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和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物物交换”是人类使用货币的开端。“物物交换”的情境蕴含着按一定的比例交换的数学关系。教科书通过创设“

2、物物交换”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再次呈现学生多样化的思考,并自主探索解比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理解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会正确解比例。整节课“寓算于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新知、学习新知、掌握新知,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1.经历用多种方法解决“物物交换”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并自主探索解比例的方法,理

3、解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会正确解比例。教具准备练习本、课件。过程预设活动(一)“物物交换”,提出问题。1.介绍“物物交换”的背景知识。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最早出现物质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用一头羊换一把石斧。我们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就从“物物交换”开始。2.呈现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并尝试提出问题。即:淘气已知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10本小人书,小明有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人书?活动(二)尝试解决,体会联系。1.14个玩具

4、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人书?把你的想法记录在草稿本上。2.交流各自的想法,体会“物物交换”过程中。玩具汽车数量与小人书数量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学习成果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四种思考方法。方法一:14÷4=3.5,3.5x10=35(本)。方法二:10÷2=5(本),14÷2=7,5x7=35(本)。方法三:4个玩具汽车=10本小人书,14÷4=3……2(个),2个玩具汽车=5本小人书,10x3+5=35(本)。方法四:4个玩具汽车=10本小人书,8个玩具汽车=20本小人书,12个玩具汽车=30本,2个玩具汽车=5本,12+2=

5、14(个),30+5=35(本)。3.请学生介绍每种方法的思考过程,并强调尽管思路不同,但各种方法都围绕玩具汽车个数与小人书本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而展开。活动(三)引进新知,拓展策略。1.教师引导:假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本小人书,同学们能否根据题意列出比例?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两句话写出比例的,你是怎么想的?2.学生尝试列式,并说说写出比例的主要根据。学习成果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四种思考方法:方法一:4:10=14:。方法二:10:4=:14。方法三:14:4=:10。方法四:4:14=10:。3.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列出比例的

6、主要根据是什么?主要是“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10本小人书,假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戈本小人书”这两句话。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特征呢?学生的想法可能是两句话中玩具汽车与小人书之间存在相同的比例关系,也可能是前后玩具汽车个数的倍数关系与前后小人书本数的倍数关系是一致的。写成比例的形式就是汽车1:书1=汽车2:书2或汽车1:汽车2=书1:书2。4.学生独立解比例。4:10=14:10:4=:1410:4=:144:14=10:解:4=140解:4=140解:4=140解:4=140=35=35=35=35答: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35

7、本小人书。教师重点追问,不管哪种思路都能转化出“4=140”,这一步的根据是什么,让学生体会运用“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活动(四)专项练习,巩固新知。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尝试解比例。解下面的比例,与同伴交流。24:0.3=:0.42.组织交流。第一小题说出每一步骤的依据,再次明确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转化成方程解决。第二小题写成分数形式的比例求解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内项的积、外项的积”实际上只要“对角两个数相乘”即可。然后,再引导学生把戈的值代入比例进行验算。3.教师小结解比例

8、的基本方法:关键是根据“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写成等式,再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活动(五)课堂作业,深化认识。第1题1.学生独立审题,完成两个小题。2.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学生不管怎样变换思路,都要清楚列出的比例是否合理。6:2=15:x,x=5。该题鼓励学生结合情境再次经历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利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