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51076
大小:3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9
《八年级上政治第十课第一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第一框《诚信是金》年级:八年级主备:李瑜授课:学习目标科目:思想品德审核:政史教研组班级:课型:新授课时间:2011-12-5姓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过程与方法:通过古今故事分析,学习诚信的含义和重耍性。联系学生实际,驳斥“诚信做人小节无害论”的观点。知识与能力: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诚信的垂耍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学习重点把握诚信的含义,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学习难点诚信是立身之本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在一个偏远落后的农村,有一个普通的农家妇
2、女,平时在家务农,丈夫生前是一名包工头,几年前突遇车祸身亡,悲痛Z余,在整理丈夫留下的经济往来账时,发现,儿年来由于发包方拖欠他们300多万元工程款,以至造成丈夫拖欠银行贷款和其他朋友企业材料款共计270多万元。刚从失去丈夫痛苦中解脱出來的她,又陷入另一种痛苦:家里的钱都被丈夫投入到工程中,家中有年迈的公婆和未成年的儿子,如果认下这些债务,今后的生活都不知如何维持,这笔欠款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不认,相信那些债权人拿她们一•贫如洗的孤儿寡母也没有什么办法,还还是不还呢?同学们,假如你是她你会如何抉择呢?你知道她是任何抉择的吗?导人“人死账烂”,在常人眼里似乎顺理成章。现实生活中,老赖们在
3、有能力偿还的情况下还千方百计的逃避,有人也给她出主意:“你丈夫欠下的账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完全可以推得一干二净,把账转给发包方,让那些人向发包方要钱。到时,你改嫁到远一点的地方,就可以一了百了。”可是她摇摇头「'做人不能这么干。我丈夫生前一直诚实做人,如今他不在了,我不能往他的脸上抹黑。他虽然不在了,账却不能死,我不能让别人戳他的脊梁骨。账还得我去耍,钱也耍我来还。”她选择了还债这条艰辛之路,她就是全国诚实守信模范、辽宁本溪农家妇女武秀君,用几年时间,替去世的丈夫归述了200多万元欠款,用毅力和真情告诉人们诚信的含义。这也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题:诚信是金。二.合作•交流明辨是非(辨别下列
4、观点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填“厂,错误的填“X”。)1.诚实守信,是屮华民族的传统美徳。()2.诚信问题只存在于成年人之间,学生之间不存在诚信问题。()3.“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4.“干大事者不拘小节”,对于重要的事当然要践约守信,小事则可以视情况而定。()问答1、什么是诚信?请具体解释。2、古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是什么意思?3、“人而无言,不知其可”出自?意思是?4、诚信的基木要求是什么?5、你赞成小节无害论吗?理由是什么?教师点拨:三、巩固•拓展最佳选择(把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填在括号内。)1、下列名言与“君了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最相吻合的是()A
5、.一诺千金B.海纳百川,冇容乃大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D.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2、下列主要说明“诚信是金”这一道理的典故是()A.“六尺巷”氏曾参杀猪C.管鲍Z交D.王婆卖瓜3、现代社会是诚信需求日益增长的社会,共铸诚信社会、以诚实守信为荣的观念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因为诚信能使我们()①成功地在社会上立足②不拘小节做大事③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④实现自身道德的升华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4、下列属于诚信表现的是()A.为了面了,表示已经听懂老师的讲课内容向老师说明教室窗户被自己不小心损坏的具体情况C.未完成作业,因担心老师批评而称忘在家里了D.为“维护”班级荣誉
6、,迟到后报上其他班同学的名字5、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屮开出灿烂的鲜花。”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A.一旦作出承诺就要认真履行B.实事求是才能事业有成C.诚实守信应从身边小事做起D.老老实实是人们的行为准则阅读思考(仔细阅读,认真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相应的问题。)材料一:美籍华裔科学家、微软中国研究院前任院长李开复博士,曾经在《光明H报》上发表《一封写给中国学生的信》,文中写了一个求职者面试的经历。在面试过程中,求职者表示,如果被录用,他愿将在原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材料二:北京某名牌大学一位学生被美国一所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成绩高得令那些招生的教授惊讶。一天下午,女导师让
7、他两点到三点在实验室做实验,结果他却利用实验室的电话打了40分钟的长途,和在美国的同学聊天。导师知道后非常生气,把他叫来询问:“那天下午两点到三点,你在做什么?”“在按照您的要求做实验。”“除了做实验,还做了什么?”“没冇,我一直在专心做实验。”几天以后,校方宣布,开除这位“优秀学生”。阅读两则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假如你是李开复博士,你会录用那位求职者吗?为什么?(2)材料二中的这位博士研究生为什么会被学校开除?(3)这两则材料共同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