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ID:42644468

大小:22.4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9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_第1页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_第2页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_第3页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_第4页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说起鸦片战争,国人再不懂历史者也能说上几分,但若要细细推敲、点点分析,却发现太多所谓细节所谓真相其实并不明了。一百多年来,关于鸦片战争的研究不胜其数,观点却是大同小异。我们难免会疑惑,这场被视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它的形成、爆发直至失败真的只是我们所了解的“贸易争端”、“奸臣卖国”、“忠臣难封”这么简单吗?这诸多疑惑,在阅读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一书后大都得到了解答。本书又名《鸦片战争再研究》,是茅海建先生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与之前所读文

2、献不同,茅先生除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海量史实外,更致力于站在当时的情景下,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去解读历史,使得许多在今人看来荒谬的行为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他用鸦片战争中决策的皇帝与诸位官员构建书的脉络,在官员们的决策做法中窥探大清国的政治军事环境,评价清王朝在此历史转折点的所作所为,揭示了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如作者自己所言:“我选择鸦片战争这一中国近代化理应发生的起点,专门分析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犯错误的,试图回答一些问题。”可谓推陈出新,别树一帜。“历史学家可以说谎,但历史不

3、会说谎。”本书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作者对待历史极为认真的态度,这从书中丰富详尽的引用和注释便可见一斑,更难得的是其坚持事实、力图还原历史真相的努力。在之前的认知中,琦善、伊里布等人就是“汉奸”、“卖国贼”,林则徐则是能救国于危亡却被构陷而壮志难酬的民族英雄。但在此书中,作者通过严格分析,将有关琦善“卖国”的证据一条条驳倒,告诉我们是琦善而非林则徐促成了道光帝“查剿鸦片”的决定,琦善“卖国说”的根由在于他不主张用武力对抗的方式制止英国的军事侵略,而是去企图用妥协的方式达到中英和解。于是,“妥协”便被视为“投降”,“投降”又被提升为“卖国”,帽

4、子便这样一顶一顶加在了琦善头上。他同样告诉我们,林则徐固然有着值得称颂的业绩与精神,却绝不是大厦将倾时可支的那根“独木”,与同时期其他官员相比,他肯致力于新知的努力,了解了英国殖民的历史,做着当时官僚士子们不屑于做的事情,实为难能可贵。但他的见识水平、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使他未能准确了解对手的实力、战术,亦未能对战争做出正确的判断。他是一个寻求进步的人,但再伟大的人也有其局限性,作为个人,总是无法彻底脱离他所处的时代。而当时人们对林则徐的盛赞和期许,更多是因为那是当时他们所能抓住的难得的希望;一百多年后的我们对林公的敬仰与怀念,多的是对那段苦难

5、历史的侥幸与不甘。历史学家与我们普通大众一样,生来俱有无可排遣的民族情结,但不应当演化为历史研究中对本民族的袒护。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因此我们需要明白,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究竟犯了哪些错误。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所谓“以史为鉴”,正是面对错误、分析错误,从而避免错误。读书笔记·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历史学本应当提供这种力量。中华民族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

6、的民族之一,但我们不能忽视几千年历史沉淀所积累的民族缺陷,正视缺陷是消除缺陷的必要条件。这便是历史应当给予我们的价值。回到书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我不合时宜的想起了另一本似乎毫无关联的书——《三体》,脑海中总会浮现“歌者文明”对太阳系文明实行的“降维打击”。鸦片战争中的英国与中国似乎就可以贴切的对应这两个文明。就像《三体》中面对“黑暗森林”法则自以为已做好准备沾沾自喜的太阳系文明一样,当时的清王朝也仍然沉浸在“天朝”的美梦里,以为泱泱中华根本不必将区区“岛夷”放在眼里。于是,英国的“坚船利炮”和先进的军事理念就如一块二相箔,使得清王朝几乎毫无

7、招架之力。这不是两个国家的交战,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对旧时代无情的全面碾压。在历史的车轮下,忠臣良将、义理仁心都不过是蚍蜉撼树而已,更何况这个旧时代已是千疮百孔、根枯叶烂。在长期领先于世界背景下,“天朝上国”成为了我们的定位,清王朝的强盛也使周边地区的各国君主,出于种种动机,纷纷臣属于中国,向清王朝纳贡,受清王朝册封。至于藩属国以外的国家,包括西方各国,清王朝一般皆视之为“化外蛮夷之邦”,在他们的心目中,通商是“天朝”施于“蛮夷”的一种恩惠,是“怀柔远人”的一种策略。因此,清王朝在对外关系上,自以为是居于他国之上的“天朝”,不承认与之平等的国家

8、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天朝”的对外体制,使中国成为一个世界,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正如茅先生所说,“天朝”是一个梦,一个难以惊醒的梦。而当这个梦被强行打破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