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36327
大小:16.6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8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宝丰小学:丁桂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本节所讲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29页到31页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教学,教学内容属于新授课,授课时数为2课时,一课时新授课,一课时练习课。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在第二册的认识图形中,虽然已经接触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但那只是直观现象的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
2、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有关的体积单位。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学生联系实际的操作活动,学习一些测量计算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和生活中实际测量和计算一些物体的体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前面所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应当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来源,理解它的意义,熟练地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知识,发
3、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形成他们的空间观念。4.教学重点.难点。本节的两部分内容应当以第一部分为重点,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中.重点理解体积公式的意义,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理解公式的意义。二、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让学生观察图形填表,归纳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学习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可以把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直接迁移过来,让学生独立地得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我只安排了复旧引新、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4、揭示课题.操作想象、推导、公式。依据规律、归纳公式、利用关系.类推公式、巩固练习、运用公式、全课总结六环节。(一)复旧引新、创设情境。任何新知识都是在有知识系为依托,因此在复习中我设计的习题为本课做好铺垫。什么是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那些?出示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教师出示体积单位的模型)完成此题,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空间观念为这节课做好铺垫。(二)激情引趣、揭示课题。一节课教学效果如何?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有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联系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问题,如果计量池水的体积,还能切开数吗?(切开数)这
5、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是行不通的,那么怎么办?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揭示课题,激励学生上进好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探究新知。(三)探索活动、推导公式。我首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观察一组长方体发现。教师师用投影出示长方体用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棱长1厘米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摆的时候思考。1、每排摆了几个?每层摆了几排?3、摆了几层?4、一共摆了多少个?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学生口答结果老师依次板书在表格中,通过观察表交流,讨论学生不难发
6、现其中的规律。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整理。如 长× 宽× 高 = 体积2 × 3 × 2 =124 × 1 × 3 =126 × 1 × 2 =122 × 2 × 3 =12从而,归纳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可以写成V=abh进一步让学生默记公式,指名说一说求长方体的体积,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四)利用关系、类推公式提问:4号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何特点?这种长方体又叫什么?它的体积怎么计算?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正方体的
7、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a表示棱长,V=a×a×a.也可以写成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不要误认为a与3相乘。写a3时3写在a的右上角要写小些.所以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般写成: V=a3(五)巩固练习、运用公式练习是数学中教学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公式.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1、通过让学生完成看图求体积,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记住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2、我对安排了四个判断题,以加深学生对a的立方
8、的理解和运用。3、解决实际问题,我安排了两道题目的是让学生所学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六)全课总结.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2、教师总结这样设计的目的对新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梳理,内化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