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村人口结构特征分析

S村人口结构特征分析

ID:42624364

大小:186.7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9

S村人口结构特征分析_第1页
S村人口结构特征分析_第2页
S村人口结构特征分析_第3页
S村人口结构特征分析_第4页
S村人口结构特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S村人口结构特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吴晓月)S村人口结构特征描述与分析摘要:笔者在假期,利用田野调查和简单的统计方法对家乡所在的s村进行了人口数据的调查和人口结构特征的分析。一方面,希望通过此举增进对家乡的了解,记录家乡此时的人口结构现状;另一方面希望通过亲身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业务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通过统计分析,发现s村2016年初的人口结构与2002年的人口结构在近15年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年龄结构由成年型向老年型逐渐过渡,与全国大的趋势吻合;从性别结构来看,男女性别比为98.7,适婚青年的男女性别比还要小于总体的性别比,但

2、是适婚男青年却普遍存在晚婚和单身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现在的婚姻“两头在”的特点,使女方户口留在家中,而嫁入本村的女性人数叠加在原本女性的人数上,使适婚阶段女多余男,但普遍存在“男光棍”的现象。关键词:乡村;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在人口整体中,具有不同自然的、社会经济的、地域特征(或标志)的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1]。不同的人口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就人口的年龄结构而言,当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占比较大、抚养比比较低时,一个国家拥有充足的劳动力供给、高投资率和高资本形成率,进而为高速的

3、经济增长提供保障,这一种特定的人口结构特征被Bloom和Williamson(1998)称为人口红利。我国自上世纪70s以来多次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分别经历了“晚、稀、少”生育政策阶段,大力提倡一孩生育政策阶段,多元化生育政策阶段,服务型生育政策阶段[2],以及近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单独二胎”政策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等多个阶段。政策的管制,对人口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经济。自建国到1970年,我国人口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出生率,其中1963年竟高达43.6‰,1966年到

4、1969年间,出生率均在33‰以上;自1970年到1980年,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率从5.812‰降至2.238‰[3]。这批大量出生人口逐步成长为劳动力,而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控制,我国一直保持着较低的出生率,这样一来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高,而抚养比较低,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在过去3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9%-10%的区间,其中人口红利贡献巨大[4]。但另一方面,当这一批大量出生的人口迈向老年,社会抚养比将快速上升,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年化。除了老龄化这一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以外,我国

5、人口还存在着一些其他问题,如男女性别比失衡、婚姻挤压等,在这一次的社会调查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s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县街街道,距离安宁城区14km。该村发展历史较短,仅仅有15年之久,是一个集体移民的村落。其渊源是为缓解昆明市区饮水困难问题,实施掌鸠河引水工程,修建云龙水库,将禄劝县云龙乡的库区居民,转移安置到撒营盘、禄劝县城、安宁市、西山区、嵩明县等地,其中s村于2002年集体迁往现居住地。S村村民勤劳朴实,由于耕地面积较少,加之近年安宁市经济发展较好,s村村民抓住了城市化

6、迅速发展时期的机遇,将土地集体外租,发展规模经营。规模经营释放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而城市建设的需要,又将这一批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向城市。虽然大多数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但s村并未出现农村空心化、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这主要是因为s村距城较近,进城务工的村民白天在城里上班,晚上回家居住,故并不存在人口的长期流动的问题。经过15年的发展,s村在村民的劳动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积累了较多的物质财富,每户村民住房均为砖混结构,且平均在2.2层左右,据粗略估计人均拥有住房居住面积约为52m2,约35%的家

7、庭拥有汽车,村子里道路宽阔,普遍绿化,公共设施比较齐全。2人口结构分析2.1数据获取因为s村规模较小,本次人口数据的获取,主要是通过走访农户,得到了s村人口较详细的信息。其中包括人口数量、年龄、性别、民族、自2002年后迁入的人口、迁出的人口、死亡的人口等信息。2.2人口规模变化2002年s村人口共381人,在15年间,迁出22人,迁入39人,出生69人,死亡33人,人口净增长53人,也就是到2016年初,s村总人口共434人,可能因为总量较小,人口的出生率并不很稳定,在十五年间波动很大(见表一)。

8、死亡的33人,平均年龄为63岁。在迁入和迁出的人口中,基本都为婚迁,其中迁出的女性占91%,迁入的人口女性占67%。表1:2002年-2016年s村人口出生率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18.4‰2.6‰12.9‰0‰7.6‰0‰25.2‰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7.4‰9.8‰7.2‰16.8‰21.2‰20.8‰6.8‰2.3人口民族、年龄结构变化s村是一个彝汉杂居的村落,其中彝族150人,占34.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