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19216
大小:26.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8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塘沽中心庄小学魏军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与核心,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中小学计算机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未来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面向未来,提高起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开好上好这门课才可使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传统的“教师讲授方法、学生操作练习”的教学模式日益暴露其弊端所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将教学主客体混淆,教师一味传授方法,学生则被动无奈地接受,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烦甚至畏难情绪,那么怎样才能既让学生保持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又掌握机技能呢?我在实践中采“
2、任务驱动法”一、什么是“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则应不断地引导和激励学生前进。“任务驱动法”教学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法”教学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二、使用“任
3、务驱动法”的优势1、能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在讲授《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时,我以前总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先讲什么是信息、计算机的硬件基础知识,再讲WINDOWS操作系统及有关汉字排版软件。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硬件部分的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且晦涩难懂,这往往使得学生在1节课讲完后,还不知道用计算机到底能做什么?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和吸引力转变为一种恐惧感,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进而丧失学好这门课的信心。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我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学期开始时,先询问学生:你们想用电脑做什么?学生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想打字、想画画、想上网、想聊天,于是,利用学生的兴趣,围绕着一个个目标,逐个地
4、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几周过后,学生会使用电脑完成许多操作:打字、听音乐、画画、写信等。这样,学生会觉得收获颇丰,计算机也没那么神秘、可怕了。于是,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就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了他们学好计算机的信心和勇气。至于那些枯燥的理论,我们可以在以后的讲解和实践中适时地穿插着进行讲解。2、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课程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计算机“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
5、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学生在一次次成功中找到自信、体味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例如:在学习“WORD”这一章节时,能在电脑上输入汉字了,接着就要提出新的问题:如何在文本中插入表格、图形等进行图文混排?借此上课时,我首先展示了一幅自己在Word里画的画给学生看,让学生评价一番,此时学生便纷纷地讨论开来:“这画还挺漂亮的。”“这幅画是在绘画软件里画的吧?”,“不对,绘画软件里画的画没有这样的过渡色。”,
6、“老师,这一幅画是用什么软件画的呢?”求知的欲望在他们那一双双聪慧灵捷的眼眸中闪动,借机告诉学生“老师这幅画是在Word里画的,Word不仅能进行字处理,还能画画呢。怎么样谁能帮老师再改改这副画,使这副画变得更美丽呢?”,并引导学生将我的这幅画与以往在绘画软件里画的画进行比较。学生又讨论开来:“在Word里也能画画?”,“让我改这画,怎么改呢?”,“Word画画我还没学呢?”,“老师,这幅画是由很多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这一点跟绘画软件差不多,不同的是刚才一位同学已经说过了那就是绘画软件里所使用的颜色没有过渡色。在Word画几何图形我估计跟绘画软件里的方法差不多,可这过渡色怎么画
7、呢?”,“老师,您快教我们吧!”学生们有点急不可待了,借机展示课题:“这一节课,老师就和大家就一起来学习使用Word的绘画功能模块。Word的绘画功能使用起来简单、方便,同时又采取了与文档紧密结合的方式,使用好它就可以让我们写的文章变得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学生有了获取知识的兴趣,必将全神贯注地学习,将无意注意自主地内化为有意注意,这一时机稍纵即逝,我们教师要充分、敏锐地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自主”地探求方法,以获取知识,掌握知识。视窗操作系统的诞生,Word的所见即所得的功能,为学生“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