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12908
大小:4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18
《道德教育与道德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道德教育與道德理論陳特*《一》這篇文章之所以要討論這個題目,原因是我們這個時代,尤其是今日的香港社會,與從前的中國社會有很大的不同。就表面現象看,現代香港人的道德觀念和道德意識日漸薄弱;道德在香港人的心目中,所佔的價值地位日漸式微低落,一般人所關心的是個人的利害問題,而不是道德問題;促使一個人作某行動,不作另一行動的是個人利益,而不是客觀的是非。這個表面現象後面自然可以隱含著更深一層的原因。中國傳統的社會結構是農業社會,今日的香港是工商業的社會。農業社會的特徵是保守,重視和諧;商業社會的特徵是進取,重視競爭。傳統農業社會中的道德標準和道德觀念應用於商業社會,許多時候會格格不入;同時,中國
2、過去的社會是價值一元的社會,有一定不移的價值標準。但今天的香港是價值多元的社會,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價值取向,沒有一定的價值標準作行事為人的指導。這樣說自然不是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道德。人生在世有許多欲望和意願,這些欲望和意願常常互相衝突,因而必須作選擇,如何作正確的選擇是每一個人常常碰到的頭痛問題。道德的其中一個功能是告訴你如何作正確的抉擇;同時,人與人之間常常有多種紛爭,這些紛爭如何可以得到合理的解決或消除,也是每一個社會都必須面對的問題。道德的另一個功能是提供合理的解除紛爭的方法;即是說只要人有一天要作抉擇,只要人有一天須與人相處,就都需要道德。但正如上面所說,現在的人的道德觀念愈來
3、愈薄弱,傳統的道德標準對於現在的人愈來愈失去了力量。在這種情形下,如果我們的道德教育只是不加反省及不加分析,盲目勉強地將過去的道德規條囫圇吞棗地灌輸給年青人,自然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假如我們將過去的道德規條看作唯一的道德標準、唯一的道德,而過去的道德條又常常不再適用於現在的時候,一般的人就自然地會以為我們不再需要道德,我們的社會便會失去了道德的文化功能,人生及人際關係中便會出現許多問題。*陳特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11900dd564b70e0bce71317261232c5366.doc因此,在我們這個時代,道德教育的方式恐怕不應該只是灌輸年青人一些過去的道德規範,強迫他們盲目地接受
4、這些規範,而是應該幫助年青人分析他們在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種問題,尤其是人際間的問題,以及行為的抉擇問題,同時分析各種解決這些問題的可能的途徑,在分析這些途徑中,引進各種道德觀念。《二》二千多年前,希腊哲人亞里士多德認為道德教育包含兩部分,一是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因為要使一個人成為道德的人,必須先使這個人有好的行為傾向。而要使一個人有好的行為傾向,必須使這個人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譬如,要使一個人成為公正的人,必須培養這個人有公正的行為習慣(註一)。這個意思是強調道德實踐的重要性。一個人不作道德實踐,不管他有多好的道德觀念,也不可能有道德的生活和道德的人格。正如一個吸毒成癖的人,不管他對吸毒的觀
5、念如何正確,不管他如何強調人不應該吸毒,但他只要保留吸毒的習慣,他仍然是一個吸毒的人。亞里士多德說,道德教育的另一個部分是使人知道人何以必須道德,及道德有什麼好處,這是因為在道德的抉擇下,人常常犧牲某種利益。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人何以必須道德,道德有什麼好處,那麼他就不可能為了道德而犧牲利益。這正如吃苦藥一樣,一個人如果不吃苦藥有什麼好處時,沒有人會願意吃苦藥,但當人知道吃苦藥會帶來健康,許多人就都會願意吃苦藥。這是強調道德哲學的重要性,因為道德哲學正是告訴人道德的意義、理由及其好處。怎樣才可以培養年青人的良好行為習慣?這問題屬教育心理學的範圍,我們在這裡暫不討論。這篇文章所要集中討論的是第
6、二個論題:即道德教育的哲學基礎問題,亦即人何以需要道德?道德對於人有什麼意義或價值?在哲學上,人為何需要道有多種不同的答案,這些答案形成不同的理論。表面看來,這些答案與理論似乎互相衝突,因而互不相容。但在實際生活上,這些答案與理論其實都反映了某種或某層面道德經驗,因此都顯示了道德的不同層次的功能與作用。在道德教育上說,它們都可以幫助教育工作者在各種情況下遇到道德疑難,提供解決的方法與線索。由於這個緣故,我在下面將展示幾個不同類型的理論,然後分析這些類型的理論在道德教育上對於什麼情況可以有什麼幫助。11900dd564b70e0bce71317261232c5366.doc第一類型是「個人
7、主義」的道德哲學。個人主義的意思是說每一個行為以個人的利益為依歸,能達致自己的利益的即是好的行為,相反即是不好的行為。表面看來,個人主義者必然是自私的人,因此一定是不接受道德觀念或道德律則的人。但其實不然,過去的個人主義者發現,自私而不道德的人常常成就不了個人的利益。損人利己的人常常為人所排斥或孤立,甚至報復。因此為了個人長遠的利益,人必須遵守一定的道德規條,譬如不可損人利己之類。在哲學史上,亞里士帕斯(Aristippus)及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