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11140
大小:138.9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8
《高考政治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专题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原卷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离考备考优生・TTU闯关系列第11关屮华文化•民族精神一、【课标解读】一一细化课标预测高考1.掌握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2.理解屮华文化的包容性;3.明确屮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4.常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核心;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二、【知识网络构建】一一纵横联系融汇贯通—中华文化一厂古代辉煌的历程一汉字一源远流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史书典籍一—创造新辉煌中华文化巧比族榕神中华文化的力届集中表现—民族椿神特点的表现屮华文化突HI厂独树一帜.独领风燼(独特性)1」博大精深方水土•一方文化(地域性)包容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厂帀翌性厂
2、
3、才
4、结统一一I_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一爱好利平爱国主义为核心•贯穿—勤劳勇敢一民族精神各个方面弘扬和培育_厂丰富和发展民族梢神I—必耍性—提咼LE族索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三、【主干知识梳理】聚焦考点点点必到1.屮华文化的特点:(1)源远流长(见证:文字和史书典籍);(2)博大精深(①独特性;②区域性;③民族性:乩中华文化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个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征。b.他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共同铸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C.各民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5、)1.中华民族精神(1)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2)为什么要弘扬?①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屮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屮华民族Z魂。②必要性: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3)怎样弘扬与培育?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屮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⑤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6、(4)爱国主义一一民族精神的核心①作用:爱国主义是小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而。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口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②特征: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同吋期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也有不同具体内涵。③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四、【重点问题直击】一一点石成金寻求突破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必须正确对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响;(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5)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
7、设者。五、【模拟仿真训练】试身手扬帆高考1.(2016届辽宇沈阳四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扶”的甲骨文:秤纺(人)+咿(伸手抓持的人),表示一个人伸手搀着另一个人°有的甲骨文简化字形,突出搀援的手。“扶”字出现得这么早,可见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远古社会,人们结伴劳作,人与人相互扶持是必不可少的。这表明()①互助扶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徳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①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②文化的发展能推动经济的繁荣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2016届吉林长春市高三下学期笫二次模拟)筷子,古称箸,是屮国古代独特的发明创造,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中国传统的礼
8、仪习俗,使得人们在用筷子品尝珍徒美味Z时,还得承担一份严格的道义责任。就考古学而言,成千上万种箸文物,可谓洋洋大观,通过小小的筷子,人们可以解读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由此可见()①箸文化是中国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箸文化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帯③箸文物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④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6届福建长泰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
9、可见,这说明()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D.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3.(2016届山东德州跃华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