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起承转合,都有其不同的规范要求,尤其京剧中,一字数板,韵头、韵腹、韵尾在哪里转接?从何处过渡?归韵后的口型、舌位如何?如此等等,都是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更不消说因流派而别的大同小异了。有行家说,演唱时把字咬住,口型不能变。于是乎业余爱好者争而效之。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因而误导了许多业余爱好者。汉语中口形不变(没有口部动程)的音节(字)是极其有限的,在汉语400音节中,只有单韵母a. o. e. i. u. ü作韵母(如八ba.泼po.得de.梯.ti.奴nu.绿lǜ.)时,是没有口部动程的,其它音节均由其音素构成的简繁而存在或大或小的口部动程。所以一
5、概说口形不变是不够准确,起码是不全面的。为什么会接受这种误导呢?因为对声韵母的发声要求不熟悉。下面先补充一点声韵母的发音知识。大家在小学就学过拼音,但那是做“拐棍”使用的,借助于识字,并不深究其语音学的要求,因而不能达到京剧演唱的标准。大家都会说普通话,但那是山东禹城普通话,不符合京剧吐字发音的要求。一、声母1、二十一声母表普通话中声母21个(小学教材23个,包含Y、W),古语音学声母叫“声纽”,京剧行话称“字头”。普通话声母发音,有本音、读音和名称音(即字母音)三种。拼读音节时,声母是用本音的。----声母发音除四个浊音m n l r声带略有轻微颤动外,
6、其它声母声带不颤动,因而没有声音,拼读音节时只借助声母口型搭架;声母的读音就是专为传授、教学而设计使用的。字母设置名称音,这是各国文字学的通例(小学不教本音和名称音)。本音限于此处无法录音(录音也听不到),名称音与京剧吐字无关,所以这里一并从略,以下按大家熟知的读音讨论。 ①、 b行b p m f, ②、d行d t n l , ③、g行 g k h ,④、j行 j q x ,⑤、zh行zh ch sh r ,⑥、z行z c s。2、声母发音部位(传统五音与现代七音对照。括号内是现代七音。)①唇音(①双唇音bpm②唇齿音f)、②舌音(③舌尖中音dtnl)、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