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第六七章态度品德问题创造

教育心理第六七章态度品德问题创造

ID:42569313

大小:10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7

教育心理第六七章态度品德问题创造_第1页
教育心理第六七章态度品德问题创造_第2页
教育心理第六七章态度品德问题创造_第3页
教育心理第六七章态度品德问题创造_第4页
教育心理第六七章态度品德问题创造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第六七章态度品德问题创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态度与品德的养成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态度的实质: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态度的结构:(认知、情感、行为)成分,一般情况下,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情况,如执行脱节。1、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2、情感成分: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牛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3、行为成分: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的实

2、质: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來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与道德的关系1、道德的特征:(1)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Z间的和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2)道德具有社会共性;(3)道德具有阶级性;(4)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2、品德的特征:(1)品德形成的后天性(2)品德内容的社会性(3)品德表现的行为性(4)品德结构的稳定性(5)品德抉择的自觉性3、品德和道德联系:(1)个体品德的内容來源于社会道德;

3、(2)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3)两者的直接根源不同,但最终根源相同,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三)品德的心理结构:知、情、意、行1、道德认识:是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认识结果是获得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依赖于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2、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从表现形式上,分为:(1)直觉的道德情感;(2)想象的道德情感;(3)伦理的道德情感。3、道

4、德意志:是个体口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4、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的指引下和道德情感的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包扌丘道德行为技能、道德行为习惯。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两者联系1、两者的实质是相同的:态度,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品徳,是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來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2、两者的结构一致:都是由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二)两者区别1、二者所涉及的范

5、围不同:态度涉及范围大;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稳定态度,才能称为品德。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口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称为品德。第二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6、皮亚杰

7、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932《儿童的判断》。具体内容:对偶故事。1、皮亚杰三大研究成果的内容:(1)儿童的道德发展,不是天赋,也不是社会规则的直接内化;而是受主体与客体和互作用的性质强度的影响。(2)儿童的道德发展,不仅取决于他对道德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儿童道德思维发展

8、的程度;(3)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有明显阶段特点和顺序性的过程,与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具有及大的相关性。儿童的思维结构(道德发展基础)有如下特点:①儿童道德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一些与孤立的行为片断对应的道德观念的总和;②在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前一阶段总是融合到后一阶段,而且为后一阶段所取代;③每个儿童都在为建立自己的综合体而积极努力,而不只是去接受一个社会文化所规定的现成的模式;④道德认知发展的先在阶段,是后继阶段的必要组成成分。2、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年龄阶段论皮亚杰的儿童道德

9、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道徳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口律的认识、转化的发展过程。此,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1)前道德阶段(1-2岁):无任何道德观念。(2)他律道德阶段/服从的阶段(2-8岁):服从成人为主。①自我中心阶段(2到5岁):前运算思维阶段,是“单纯的个人规则道德发展阶段”。②权威阶段/他律阶段(5到8岁):从前运算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其道德判断的特征: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3)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一可逆性阶段(8-11、12岁):具体运算阶段。道德判断有了

10、口律的萌芽,公止感以“平等”为主。不再把规则看成一成不变,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4)公正道德阶段(12岁以后):真正达到自律阶段,开始出现利他主义现象。3、皮亚杰的杰出贡献(1)在认知发展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方面,肯定了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2)关于儿童的道德发展的规律问题、道德发展中量和质的问题,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3)关于教育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11、柯尔伯格

12、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两难故事1、前习俗水平(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