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

ID:39703691

大小:491.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7-09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_第1页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_第2页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_第3页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_第4页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第一节概述态度的定义你知道什么是态度么?态度,好吃么?所谓态度就是个体通过后天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怎么理解?如何理解态度?从行为特征来看,态度往往表现为趋向与回避、喜爱与厌恶、接受与排斥等。但是,态度不是实际反应本身,而是在特殊情境下以特定方式反应的内部准备状态。态度是一种反应的准备状态,表现在态度并不决定特定的行为,而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个人的一定类型的行为。态度是学习的结果,即态度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与改变的。在此基础上,以下几种态度可列为学校必要的学习目标

2、:对人及交往的态度;对学科的态度,以及对学校、对学习的态度;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态度。态度的研究历史A、1918年,美国学者W.I.托马斯和F.兹纳涅茨基把态度概念引进心理学。B、到30年代,理论家们着重讨论了态度的定义和分类问题。C、1975年,G.奥尔波特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列举了态度的17种定义。他把这些定义加以比较,得出了几个共同点:①意识和神经系统的某种状态;②反应准备性;③组织性;④根据以前的经验;⑤给行为以指导性和动力性影响。(二)态度的构成一般说来,态度包括以下三个成分:(1)认知成分;(2)情感成分;(3)行为倾向成分。(1)认知成分

3、,与表达情境和态度对象之间关系的概念或命题有关;(2)情感成分,与伴随概念或命题的情绪或情感有关,被认为是态度的核心成分;(3)行为倾向成分,与行为的预先安排或准备有关。态度受到情感、认知和行为倾向各成分之间关系的影响。根据各成分的强度、范围或包含的内容,可以区分出一个人同另一个人在态度上的差异。(三)态度的功能态度的功能可以区分为四种:认知功能,表现为为解释世界和加工新信息提供一个现成的基础,它赋予经验以意义并引导经验和行为;适应功能,表现为促使主体指向于为达到目的服务的客体,表现出态度的奖励性;表达评价功能,表现为自我调节,使主体摆脱内部紧张,

4、表现出自己的个性;4.自卫功能,表现为促使个性内部冲突得到解决,往往是有利于自己的解决。(四)态度与邻近概念1、态度与价值观有所不同;2、态度与心向或定势有所不同;3、态度与行为。关系二、品德的概述你知道什么是品德么?品德,好吃么?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特征或倾向。我好像没有,你有么?我没有。我想有,肿么办?继续学如何理解品德定义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社会道德,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行为规范的总和。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与教育环境中习得的,经历着外在准则规范不断内

5、化和内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个体性格形成的社会定向过程,个人的品德是性格的一个方面,是性格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个人的品德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行为中,体现在当个体的行为可能影响他人的利益时个体所作的行为选择中(二)品德的构成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这些成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品德结构,简称为品德的知、情、意、行结构。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础和依据。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

6、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它能推动人们对某一事物或某一行为表示赞同或反对、追求或取舍。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按照道德原则进行道德抉择、克服困难、支配道德行为的心理过程。要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就必须作出一定的努力,就要有坚强的意志。行,即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它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一个人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出现高尚的品德态度与品德的关系联系:通过对态度与品德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及其构成成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涉及的问题基本上是同质性的,有时我们甚至难以把两者严格区分开来。例如,说某学生有尊老的品

7、德,这里所说的品德也是指这个学生遇到老人时作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我们也可称为尊老的态度。区别:。第一,涉及的范畴有别。在诸如对祖国、对集体、对学习、对劳动、对事物、对事件以及对人、对己的等等态度中,有些涉及社会道德规范,有些并不涉及社会道德规范。第二,价值(或行为规范)的内化程度不同。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即注意,如学生愿意听老师宣讲雷锋精神;反应,即超出单纯注意的一种行动,如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向雷锋学习的活动;评价,即行动后获得满意感,赋予行动以价值,并显示出坚定性,如学生刻苦学习新的写作类型;组织,即价值标准的

8、组织,通过组织判断各种不同价值标准间的相互联系,克服其间的矛盾与冲突,最后达到性格化的高水平;性格化,即价值性格化。上述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