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502235
大小:62.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16
《浅谈企业用人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当前环境下企业的用人之道破解“企”字,有一个精当的说法叫“有人则企,无人则止”。人才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首要资源,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自古以来得人才者得天下,成功的企业必定是能不断聚集和持续造就高素质人才的企业。企业只有把“人”用好了,才能够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市场经济的汪洋中乘风破浪、胜利前进、决胜未来。用人是一门综合学科,更是一门综合艺术,今天,我就和大家谈一谈当前环境下企业的用人之道。首先要认识到目前企业的用人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口红利”时
2、代已经成为过去,企业的用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力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制造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内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供企业选择,企业不愁招不到人,在用人方面拥有绝对的主导权。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数量急剧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国内劳动力资源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出现了招工难、用工荒现象;另一方面,劳动力就业的选择渠道增多了,对现有工作不满意很容易就能换一份工作,这就导致劳动力的流动性变大,使企业用人难、留人
3、难。二是劳动力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10-。以前的劳动者是传统的一代人,他们感恩思想重,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很多人在一个单位能任劳任怨干上一辈子。现在不同了,80后、90后成为各个领域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这一代人自我意识、权利意识更强,不仅要求更好的工作环境、更高的福利待遇、更轻松的工作内容、更自由的工作方式、更丰富的文化生活等,其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也远不如上一代人,他们不愿加班、不愿上夜班、不愿干苦差事,当所在单位与自己所想的存在差距时立马就会跳槽,有的甚至工作两三天就走人,流动性特别大。此外,现在的这
4、一代人权利保护意识更强,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权,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更高的难度。三是劳动力的保障措施更完善了。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劳动者合法权利的保护,随着《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并颁布实施,中国的劳动用工标准不断提高,为企业用人带来了很多影响,比如企业不能再随意延长试用期,不能随意决定试用期员工的工资待遇,不能随意解除员工的劳动合同,必须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保,必须加强对员工合法权益的保护,等等。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企业的用工成本和用工风险不断上升。
5、四是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更高了。企业以前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管理上相对不规范,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高,不仅很容易就能找到合适的员工,而且新员工也能够较快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当中。现在的企业不仅在管理上不断完善,而且生产技术经过多次升级换代,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很多企业已经进入到自动化生产阶段,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企业招聘合适员工的难度在增加,新员工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适应企业的生产管理环境,加上员工流动性大,为企业的用人带来了很大影响。五是东海的自身环境加剧了用工难。首先,东海在省
6、内乃至国内尚属于欠发达地区,城市规模和工业化水平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加上周边没有大中城市带动辐射,不仅难以吸引到高端优秀人才,本地人才外流现象也较为严重;其次,-10-东海本地企业虽然数量多,但普遍规模偏小,适合高端人才生存和发展的大企业太少,很多优秀人才根本不愿意到小企业就业;第三,县城及周边既没有高等院所,又没有人才培养平台,靠企业积累和培养的人才素质不高、数量较少,适应不了产业发展的需要;第四,东海硅产业技术含量仍然较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高,很多企业不重视人才培养,需要人了就去别的企业“挖墙脚”
7、,加剧了县内人才紧张局面。其次要加强员工管理来适应目前这种用人环境。一要用对人在招工难、用工难的背景下,选对人、用对人对于节约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用工效率尤为重要。企业不是政界、学界,在选人、用人方面文凭、职称、阅历、资历固然重要,但更多的是讲水平、称职、能力、奉献。1、讲文凭更讲水平。所谓文凭就是学历,高文凭不等于高水平,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王明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高材生,但差一点葬送中国共产党的前程,毛泽东中专学历却能领导中国共产党走向成功。有些单位总会把大专以上、本科以上甚至研究生以上作为选人用人的必要条件,我们
8、的民营企业万不能设置这种牵强的门槛。高学历固然能够证明他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多,但能不能为企业所用却是个未知数。企业选材贵在不拘一格,英雄不问出处,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就是企业所需要的人,就要大胆用,海纳百川才是企业用人的胸襟和气度。2、讲职称更讲称职。所谓的职称,实际上已经成为个人综合福利待遇的代名词,人们甚至已经淡忘了职称应有的“能力含量”。在有些单位,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