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ID:42450743

大小:3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15

“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仙居县横溪中学万亚红摘要:“问题解决教学法”是发展性教学的主要内容。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解决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问题解决教学法”的主要内涵,接着结合笔者的实际运用操作,详细介绍了“问题解决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并提出了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关键词:问题问题解决教学法情境一、“问题解决教学法”的主要内涵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这件事所需要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因此,问题就是个人所面临的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此而做出心理努力的一种情

2、境。当某些问题所揭示的地理事实与学生具有的常识之间不一致时,就会在学生内心产生冲突,从而激起探究的欲望,学生有了问题,就会激发思维活动去求解,一旦找到完成任务的手段或方法付诸实施,问题即得到解决。所以问题解决就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概括地说,“问题解决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线,既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应围绕问题而展开,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在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构建的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它的特点是要学生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着眼点在“思”。第一、问题是教学活动的起点。科学研究的起点是从

3、提出问题开始的。人们常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困难。教学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知识才变得有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问题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因此,一切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应围绕问题而展开,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第三、问题是教学活动的终点。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仅是为了增进知识,更主要的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出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究、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二、“问题解决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和运用举例

4、第一步,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和精髓,实际上也就是发现问题。问题最好由学生自己提出,老师只负责提供一些情境。有时也可由老师帮助提出。但老师在提出问题时,要特别注意问题情境的设立,教学生一些提出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新教材的实施,笔者在近半年的实践操作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本校的高一学生以前没有提问题的习惯,都是“老师教,学生听”。他们懒得思考,存在惰性思想。笔者针对所任教五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计划。1•课前预习,提出问题。每个班的学生必须预习,在预习的同时至少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由课代表将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汇总,交到笔者手中。开始的时候,学生感到很困难,有些学生抄

5、袭课文中“活动”设计的问题,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在课本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他们只是为了应付,根本不去思考。笔者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利用课外的时间和他们谈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如何去发现问题。经过几个星期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开阔了。高一(5)班的几个同学提出了好多值得探究的问题。笔者适时地在五个班级进行表扬,并给他们平时成绩加分。谁提的问题最多,最有价值,谁的平时成绩最高。经过半年多的实践,五个班级的好多同学都很善于发现问题,有些同学从不喜欢地理到爱上地理这门课,有些同学从抄袭问题到提出很有见解性问题的转变。总体效果很好。2.课堂提问,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

6、质疑,形成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笔者利用课堂提问来调动和激励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情境设置从材料中产生认知矛盾和冲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以问题为载体展开学习。笔者还非常重视课堂留白,每堂课结束前留10分钟时间给学生,鼓励学生针对本课学习,积极的去思考,去发现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以便检查课堂掌握情况。那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既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明确即将学习的内容。笔者采用了以下的方法:(1)选取故事或新闻情节设疑很多知识的产生都会伴随令人深思的故事情节,这些故事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从问题一开始就进入高潮。女口:

7、在学习“洋流对航运的影响”这部分知识时,笔者就选取了这样一则故事: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比第一次少了17天。这是为什么?(2)选取生活现象设疑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地理现象。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许多现象学生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学生对学习这类知识的欲望更加直接,提炼这些现象,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女口: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不是正午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