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荧光光谱法原理和仪器

分子荧光光谱法原理和仪器

ID:42442796

大小:1.56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5

分子荧光光谱法原理和仪器_第1页
分子荧光光谱法原理和仪器_第2页
分子荧光光谱法原理和仪器_第3页
分子荧光光谱法原理和仪器_第4页
分子荧光光谱法原理和仪器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子荧光光谱法原理和仪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子荧光光谱法原理和仪器仪器分环科0801韩江雪20081779分子的多重态:1单重态:一个所有电子自旋都配对的分子的电子状态。大多数有机物分子的基态是单重态。当基态中一对电子中一个被激发到叫高能级,其自旋方向不会立刻改变,分子仍处于单重态。2三重态:有两个电子自旋不配对而平行的状态。激发三重态能量较激发单重态低什么是分子荧光?基态→激发态激发失活←失活的方式:荧光发射时间:10-7~10-9s。发射荧光的能量比分子吸收的能量小。什么是荧光光谱?分子对光吸收具有选择性,不同波长的入射光就具有不同的激发效率。1荧光的激发光谱:是固定

2、发射波长,(不断改变入射光波长)化合物发射的荧光强度与激发光(入射光)波长的关系曲线。2.荧光和磷光光谱:固定激发光波长,化合物发射的荧光(或磷光)强度与发射光波长关系曲线。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分子结构化学环境跃迁类型(*→的荧光效率高,是产生荧光的主要类型)溶剂效应:一般荧光峰波长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而向长波方向移动。(极性溶剂,荧光物质与溶剂静电作用显著,从而稳定了激发态,使荧光波长发生红移,但有少数例外)共轭效应(提高共轭度有利于增加荧光效率并产生红移)温度的影响:低温条件进行荧光测定,利于分析灵敏度。取代基效应(芳环上有给

3、电基,会使荧光增强)pH的影响:对于含酸性或碱性基团的物质,pH对荧光发射产生较大的影响刚性平面结构:(刚性结构和共平面性可降低分子振动,减少分子与溶剂的相互作用,使外转换能量减少,有利于荧光的发射)荧光猝灭:荧光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荧光强度减弱的现象称荧光猝灭。能引起荧光强度降低的物质称猝灭剂。荧光猝灭与浓度有关,当荧光物质浓度较大时,产生激发态和基态荧光分子碰撞使荧光猝灭,这现象称自猝灭分析荧光光谱法仪器:{荧光计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发光源、样品池、双单色器系统、检测器、记录仪。特殊点:有两个单色器,光源与检测器通常成

4、直角。各部分的作用光源:选用激发光源,单色性好、强度大,使密度和重复性,以及灵敏度较好。多采用氘灯和高压汞灯(200~700nm)样品池:方形石英池,四面透光。单色器:荧光计采用滤光片,分光光度计采用光栅第一单色器用于扫描激发光谱和选择激发光波长;第二单色器用于扫描荧光辐射光谱和选择荧光发射波长。检测器:光电倍增管,与激发光成直角想一想~~~1为什么荧光分析法比紫外分析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荧光分析法是在入射检测器光的直角方向测定荧光强度,即在黑背景下进行检测,因此可通过增加入社强度或增大荧光或磷光信号的放大倍数来提高灵敏度。而紫外

5、可见光光度法中测定的参数是吸光度,该值与入射光强度和投射光强度的比值有关,入射光强度大投射光强度也随之增大,增大检测器的放大倍数也同时影响入射光与透射光的检测,因而限制了灵敏度的提高。荧光分光光度计有几个单色器,各有什么作用?两个,第一个介于光源和试样池之间,用于选择所需的激发波长,使之照设在被测试样上。第二个单色器置于试样池与检测器之间,用于分离出所需检测的荧光发射波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